“品中梁好物,享田园风光。”不久前,沙坪坝区中梁镇的第三批“中梁好物”正式推出,其中来自中梁镇茅山峡村的玉米、西瓜,成为了这个夏季俏销的农产品。而这些俏销品,很多是来自村里通过对连片撂荒地整治后所结出的硕果。
“撂荒地”整治,让“沉睡”多年的乡村耕地资源,成为了活跃乡村集体经济的“希望田”。村民既看到了房前披绿换新颜,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荒地变良田后焕发出的新活力。一系列变化背后,是当地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走进田间地头,在为“撂荒地”开出治理“良方”的同时,“下地实践”和当地群众一起创造出的改变。
“走走看看”不如“亲自干干”
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是中梁镇每年人代会期间的“必选项”。今年的“视察”却有了一些变化。代表们不再是走走看看、提提意见建议,还要俯身参与,有了更多的“动手能力”。
中梁镇茅山峡村党委副书记付胜利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拖拉机“车手”,他娴熟的驾驶技术,一点不输专业人士。
在今年该村的200亩连片撂荒地整治工作中,付胜利一展身手,帮助村民除草、翻地,还和农民朋友们一起下地种植,撂荒的土地上再次呈现出了乡村火热的劳作场景。而作为村里的副书记,也是一位人大代表,付胜利告诉记者,过去这块撂荒地不仅荒,还很脏。
为了让这片土地走出持续撂荒的困局,付胜利走进田间地头和村民的农舍院坝,广泛收集民意。可没想到的是,村民们对此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周边农户当时几乎对这片脏乱的撂荒地都习以为常,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大家也只是无奈地笑一笑,然后摇头摆手。”付胜利说。
付胜利心里很清楚村民为何“消极”,他认为,这是村里集体的事情,要和大家好好商量。“土地闲置撂荒一方面有一些历史的原因,其次就是当地不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加上本来每户土地面积不大,自然就会被撂荒。”付胜利说。
一边是需要推进整治,一边是村民不高的积极性。思来想去,付胜利决定以村里的名义,率先走出第一步。通过专项资金,村里购买了一台农用耕地拖拉机,付胜利自己驾驶“开荒”,村干部们分别入户宣传动员。当拖拉机的轰鸣声响起来的时候,村民看到了门前的撂荒地是真的要“开干了”,纷纷都表示愿意加入进来。
地虽然是整理出来,难道又是让各家各户自己种植?如果让村民尝不到“甜头”,这一场整治很有可能就是吹过的“一阵风”。这时候,同样作为人大代表的村党委书记杨平和付胜利商量,成立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提供种子并负责销售,业主负责种植,甚至鼓励多耕多种、代耕代种植。此外还在边角地的利用上增添景观绿植、拓宽步道,让村民茶余饭后也有休闲去处。
有了规划,村民心里也有了底,于是两位人大代表便带着村民在整治后的撂荒地上共同种下了20亩甜玉米,60亩西瓜。通过整治后,村民们也过上了晨起能健身、傍晚能散步的惬意乡村生活。今年,这一批玉米和西瓜通过村集体以“中梁好物”为标签对外销售后,就增收了5万元左右。
“一个是环境变得更好了,另一个就是增加了收入。”村民袁世英告诉记者,除了能在村集体里“分红”,随着环境的提升带动起来的乡村游,她在家门口就可以卖出自家养殖的鸡鸭,还可以摆上一个小摊,卖点饮料矿泉水给过往游客。“这撂荒地整治确实是让我们村民很满意。”
过去只是作为一名“监督员”,如今成为“实践者”,付胜利和杨平表示,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把乡村发展的问题看在眼里,更要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攥在手上,带动起村民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要让村民觉得“划得着”,这样村里发展建设的各种劲头就会更足。
找准“症结” 上门“献计”
撂荒地整治,一头连着乡村的民生福祉,一头牵着乡村的自然生态。为了让“撂荒地”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人大代表们通过实地走访,在真听、真看、真感受后为“撂荒地”整治提出好建议、好方法。
2020年,卢忠诚从村民手上流转了143.68亩土地后,在中梁镇庆丰山村办了一个以蓝莓采摘和销售为主的产业园。然而没过多久,卢忠诚便遇到了产业发展上的难题。“由于蓝莓的季节性太强,所以造成了土地的利用率不高,经济效益也不是很理想。”卢忠诚说。
由于蓝莓种植有自身限定的季节性约束,卢忠诚手上就有20亩的“撂荒地”没能利用起来。“如何让这些地发挥出价值,确实当时没有想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卢忠诚说,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性困局,自己很难破解。
在一次日常走访调研中,庆丰山村人大代表李朝洪和卢忠诚聊起了解决的办法。李朝洪在听了卢忠诚的介绍和实地查看后,很快就给出了一套方案。“其实根本问题要想好土地上种什么、如何种。”李朝洪说。
种什么?就是要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李朝洪想到的是中梁镇全域打造的农产品品牌“中梁好物”,这其中就有深受欢迎的玉米。而当时对于卢忠诚而言,种植不是问题,最担心的是玉米种出来后销售难。
“有问题就尽量去协调解决,这是作为一个人大代表应该做的事情。”为了消除卢忠诚的顾虑,李朝洪还积极协调,为他提供玉米种子并帮助种植,同时还为卢忠诚打通销售环节。
“销售环节,就是纳入到我们‘中梁好物’中去以特色农产品的形式进行销售。”李朝洪说,通过走特色发展之路,玉米的价格也有所提高,同时业主自身担心的种前、售后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今年,20亩“撂荒地”就种上了玉米,成熟后就被统一收购。从一句建议到最终落实,卢忠诚参与了整个过程,也看到了效益。“通过人大代表的建议,确实也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卢忠诚说,接下来,他还将同当地村集体共同思考,从单一的蓝莓种植走向多种类多季节的农作物种植,与村集体在土地上实现“双赢”。
而像这样的建言,人大代表们先后还帮助当地农文旅企业增加人气、助力企业环境改造、为企业增收等等,用心、用情地去倾听、去思考,通过自己的好方法、好计策,把“实事办实”。
通过发挥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作用,中梁镇不仅有效推动了撂荒地整治工作,同时还让撂荒地有了不同的生命力。过去的“岸上监督”到如今的“下地实践”,人大代表推动了自身身份和责任在一线的落实。“下一步,我们还将发挥好区镇人大代表在宣传、带头、监督、纽带和推动上的作用,深化人大代表的下地实践。”中梁镇人大主席文弢说,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形式,进一步让人大代表深入开展调研,收集民意,建言献策,适时通过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上行”民智,真正把乡村工作弄懂、做实。
(记者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