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是否在该时间段去过管控区域?”
“你好,在这个时间段你还记得你去过哪些地方吗?
“截至目前你已经做过几次核酸检测?”
······
在疫情发生后,我们总会关心一个关键词,就是“行动轨迹”。这是“自查”是否和病例有过时间、空间上接触的有效依据。而作出这个依据的正是被称为疫情“侦察兵”的流调溯源队伍。他们与手机、电脑相伴,与一条条可疑信息“博弈”,上追源头,下查密接。专门负责调查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工作,以一丝不苟的态度,盯住任何一个蛛丝马迹,从细节上把控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8月19日,记者在被允许的情况下走进沙坪坝区“三公(工)”流调专班工作现场。少则两人一组、多则三五成排,他们有的不断拨打电话、有的操作面前的电脑、有的在相互商议、有的在用心记录。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只为精准排查沙坪坝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有多少市民“走过病例走过的路、吹过病例吹过的风”。
“很多市民在接到流调电话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而我们的流调队伍就是要通过不停地询问、核对、佐证,去帮助大家回忆起那些容易遗忘的细节。”沙坪坝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支倩告诉记者,针对本轮疫情,沙坪坝组建由公卫、公安、工信组成的流调溯源专班近200余人,分别设指挥组、协查组、综合流调组等八个专业组别。其中十二个流调小组成员通过电话询问、现场调查、大数据等方式,不断从海量的信息中,收集、分析、研判、反复核对,锁定重点场所、排查风险人群,提出初步调查结论和开展风险评估,并逐一形成一份份初步流调报告。
在这些流调工作中,甚至还会到现场开展调查,与患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询问患者在发病前后的一些暴露情况、接触情况以及活动轨迹、就医情况,寻找与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关的蛛丝马迹。并描绘一个清晰的传播链,为判定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以及划定消毒范围提供依据。
“截至目前,在沙坪坝‘0816’疫情发生后,通过快速流调,已经锁定了有关密接、次密接以及流入外区的相关人员,并向有关地区发送了协查函。”支倩说,下一步,还会对所有的阳性病例更快更精准的进行流调工作,为下一步的防控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快速找到重点人员和场所,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一环。而做好这个环节,有时候流调人员也会遇到一些难题。闫黎是此次沙坪坝疾控中心流调组组长,她告诉记者,市民由于紧张,有时候会答非所问、也会有一些抵触心情、也会害怕觉得流调自己就会被隔离,所以一遍一遍地解释,一遍一遍地帮助市民回忆行程,成为了流调组做得最多的事情。“虽然充满各种挑战,而且也是昼夜坚守,但作为一名‘疾控人’,打好这场疫情的攻坚战,全力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是我们的责任。”
与此同时,闫黎也提醒广大市民,被流调,不等于被感染,每一个市民都有义务和责任积极配合。所以配合流调工作,向流调人员提供真实、详细的信息,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让密切接触者尽快得到排查,让患者尽快得到救治,防止更多人感染的—个关键措施。而且流调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是受法律保护的,所有信息都将严格保密。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拒不配合或者故意隐瞒,造成疫情传播的会被依法依规惩处。“大家冷静面对,自己把自己的行程说清楚,不仅帮助自己,更是帮助他人。”
(记者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