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记者从沙坪坝区卫健委获悉,目前,沙坪坝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已实现全覆盖,全区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都设立了中医馆。其中,童家桥、歌乐山、双碑三家卫生服务机构入选市级“精品中医馆”建设项目。
“一人一诊室”、针灸推拿、中药熏蒸……11月23日上午,记者在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看到,中医馆设有中医诊室、康复理疗室、熏蒸治疗室、心理咨询室等,环境温馨舒适。前来看病的群众络绎不绝。“以前生病只能往大医院跑,来来回回既费时间,费用也比较高。现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真方便。”正在就诊的模范村社区居民李女士说道。
“以前的中医馆床位少、医生少、硬件设施不足。”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科长余海波在中心工作多年,见证了中医馆的“蜕变”历程。
为改善居民群众的就诊环境,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就诊需求,去年11月,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中医馆进行了全面升级打造。
如今的中医馆,不仅中医文化氛围更浓了,还将原有的中医医师、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开展了中药外敷、中药熏蒸等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
要提高诊疗水平,人才技术是关键。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引进来”的措施,定期邀请市中医院、区中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院的专家到中医馆坐诊。同时,组织医师“走出去”进修,“大家轮流进修,大约每两年就会轮一次。”余海波表示,学成新技术后,他们会在科室内互相交流学习,带动提升整个科室的诊疗技术水平。
该中医馆还自制了润肺止咳茶、中药药浴包等“个性化”服务包。“我们外出义诊的时候,都会带上自制的各种中医药服务包,不仅有止咳茶这一类具有缓解病痛作用的,还有根据节气不同而制作的具有保健作用的服务包。”余海波说,此举不仅是给群众带来健康,更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一种传播。
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钱春梅表示,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立足于中医药特色,加大中医药人才的引进以及设备和技术上的更新,把中心打造成为极具中医药特色的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
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的建设,是沙坪坝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缩影。目前,沙坪坝区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都建有中医馆,而且全部接入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与区中医院的远程会诊,促进优秀中医资源下沉。“十四五”期间,沙坪坝区将进一步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对基层中医馆进行提档升级,完成童家桥、歌乐山、双碑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级“精品中医馆”建设,继续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申报市级“精品中医馆”项目。
(记者 赵杰昌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