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沙区新闻 > 正文

沙坪坝:用“心”护航 破解中小学生的成长“烦恼”

发布日期:2022-05-27 16:25
摘要:沙坪坝,教育文化大区,也是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一直以来,始终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渗透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中。用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不断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的新格局。

沙坪坝,教育文化大区,也是全国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一直以来,始终坚持把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渗透到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中。用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不断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的新格局。

5月26日,一场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如期而至。“线上”邀请相关心理学领域的专家,结合中小学生成长规律,深度剖析“心”病,找寻治疗的“心”路径,让孩子们在校园成长的过程中始终能“心向阳光、春暖花开”。而像这样的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沙坪坝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护航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专家支撑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心理的宽阔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人生有风雨,需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彭凯平教授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在当天的“线上”分享活动上,他以“危机之下,如何提高心理韧性?”为主题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作为在积极心理学深耕多年的著名学者,以平实易懂的方式,为沙坪坝区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普及关于心理韧性的基础知识。

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供给......事实上,沙坪坝早在2020年就围绕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专业化的带动下,不断提高全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应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专业能力。而这一举措已经成为了沙坪坝中小学心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之举。

况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主任、教授,也是沙坪坝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专家组组长。在她看来,沙坪坝一直都很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而在她深入各中小学开展调研的过程中却发现,虽然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落实到真正的实践工作上却存在一定的差距。“实际上就是缺少一些主动的发现机制和处理问题的机制,对于学校而言,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加强的。”况利说。

2020年,况利带头组建沙坪坝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专家组,定期分析、研判全区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依托自己所在医院的心理健康监测干预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指导全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并围绕业务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专家资源。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沙坪坝目前形成了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格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从高度重视走上了深度实践。

阵地建设

打造多功能服务体系

占地600平米的“沙坪坝区学生健康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一家专门面向全区中小学师生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的专门机构。

该中心设有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沙盘室、阅读室、身心反馈训练室、运动宣泄室、VR互动室等,整合身心反馈训练、认知调节、情绪宣泄等智能心理设备,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而科学识别、专业咨询、妥善应对,也很重要。”沙坪坝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副所长周烈强告诉记者,经过对该“中心”的不断完善,打造出了一个名叫“小沙粒”的品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工作体系,并面向全区中小学生进行专业、科学地引导和教育。

“小沙粒”特色工作体系由“小沙粒”心理微课讲堂、“小沙粒杯”心理漫画设计大赛、“小沙粒”心理志愿服务等组成,除了能多形式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提升师生及家长的心理健康素养外,还能有针对性地围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特色服务。

“通过现阶段‘中心’运行来看,我们已经实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阵地、服务有队伍、咨询有保障,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显著增强。”周烈强表示,“中心”一方面促进了中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正规化、专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结合实际

探索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案

“每个人心中总有一颗未曾点亮的星星,也许它被其它什么遮盖了,也许你还找不到它,也许它还只是闪着微弱的光芒......”

这是沙坪坝区实验一小校心理咨询室“阳光心星屋”里的一段话。而之所以用“星星”为代表来定义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长黄玲说:“因为每个孩子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别的地方,只要用心呵护,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阳光心星屋”成立于2014年,并形成了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主导,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主力,以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活动为载体的多元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在这其中,“阳光姐姐”信箱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当孩子遇到一些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亲子关系等心理困惑时,就会主动通过线上及线下的方式向“微笑姐组”提问,并以温馨、生动的形式为孩子们进行解答。

同时,由七位班主任加心理咨询老师组建的“阳光心星屋心理工作坊”除了日常了解孩子们在校园里的心理健康状况,当个别有需要进行单独辅导的学生或家庭,还会通过聘请的专业心理团队对这样的重点学生及家庭开展定期心理咨询。

像这样始终坚持将校园心理健康工作列入学校教学重点,多年来,沙坪坝各个中小学都做得有声有色。而事实上一系列工作之所以能够做好、做实,也离不开沙坪坝在中小学生心理干预方案上的探索。

聚焦体制机制,沙坪坝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彻教育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全区学校100%建立心理辅导室,评估“示范级”心理辅导室25个,国家、市、区县三级心理特色校20所;聚焦日常教学,将心理健康课纳入学校课程设置计划,进入学校总课表和分课表,并组织编写《重庆市学校师生及家长防疫心理行为指导手册》等教材,在全区学校推广使用;聚焦咨询服务,与多所医疗单位和高校等签订学生健康服务合作协议,开展中学毕业年级学生、班主任、专兼职教师、家长等“四个全覆盖”专题心理讲座120余场,累计受益师生、家长近20万人;聚焦特定群体,成立全区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建立“五色预警、三级干预”机制,为学生提供全方面、多层次的心理支持服务。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注心灵、关注成长的事业,也正是这“四个聚焦”,让校园里学生的每一次“心动”变成了沙坪坝的具体“行动”,为学生们撑开一把扎实的“心灵保护伞”的同时,也让沙坪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行稳致远并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记者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