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功开展脑动脉瘤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该手术无需开颅,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患者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
手术第二天,病房内的刘爷爷和家人开心地聊着天,“我现在恢复得非常好,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医生刚刚检查过,说伤口在慢慢愈合,没有其他问题。”刘爷爷笑着说。
刘爷爷今年70岁,一周前突然感觉到头晕恶心,浑身虚汗淋漓,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患上脑动脉瘤,随时都有脑血管破裂的危险,情况十分危急。
刘爷爷的儿子经多方了解后得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经验丰富,而最近启用的多影像、一站式复合手术室,融合了CT、DSA为主的影像设备以及其他第三方手术室辅助设备,在术中可以随时进行影像诊断、实时定位,于是带着父亲来该院就诊。
刘爷爷本身患有高血压,年龄偏大,采用开颅手术风险较高,神经肿瘤外科会诊讨论后,主任蔡润决定为刘爷爷实行脑动脉瘤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手术当天,医生首先在患者的大腿根部股动脉处进行穿刺,置入导管和微导管,利用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往动脉瘤内输送弹簧圈,“弹簧圈填塞后,血液就不会流入动脉瘤,动脉瘤就不会破裂了。”神经肿瘤外科阮健医生介绍到。
经过多位医生通力配合,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并利用滑轨CT进行了术后复查。刘爷爷的儿子说:“我们感到非常地幸运,一是发现得比较及时;二是医院有好的设备;三是医生们水平都很精湛,才让手术做得这么成功。”
神经肿瘤外科主任蔡润说,神经肿瘤外科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已十分成熟,并与国内外各大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为每位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蔡润强调,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发现疾病或出现症状后及时到医院就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记者 赵杰昌 通讯员 何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