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瑞,中共党员,沙坪坝区水库管理站八级职员,2015年11月被抽调至沙坪坝区扶贫办,全程参与了全区农村扶贫帮困工作。
不久前,获评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消息传来时,孔瑞正在下村走访对口帮扶贫困户,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面对荣誉,孔瑞显得很平静。他说:“这份荣誉既是肯定也是鞭策,作为一名普通的‘三农’工作者,今后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继续为‘三农’和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聚焦痛点解决问题
天气晴朗,微风徐徐。家住凤凰镇威灵寺村的刘德远和儿子正在地里干活,拔拔杂草,顺便摘点菜回家。
“老刘!”“刘德远!”听到远处有人在叫他的名字,声音十分熟悉。刘德远知道是谁,马上停了下来,挺直了身子挥着手答应,“孔老师!我们在这儿!”
来人是区农业农村委扶贫干部孔瑞和威灵寺村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彬,专程过来查看不久前刘德远的房子修缮后漏水问题有没有彻底解决。
刘德远今年70多岁了,身子还算硬朗,却患有比较严重的视力残疾,平时就只能看个大概,对话也基本只能靠声音分辨对象。刘德远的儿子今年30多岁,但只有5岁孩子的智力水平。“我们入户走访对口帮扶贫困户的时候,了解到刘德远一家人最急迫的需求就是解决房屋漏水的问题。”孔瑞说,“经检查发现,刘德远的房子比较老旧,因年久失修多处漏水,但不满足危旧房改造的标准。”为了帮助刘德远父子解决这个痛点问题,孔瑞及时上报了情况,得到区农业农村委、凤凰镇的大力支持,解决了资金、人力问题,最终修缮了房屋。“现在再也不担心房子漏水了,必须给他们点赞,而且要大大地点赞!”刘德远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刘德远说:“最大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我们现在有低保、有残疾人补贴,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买得到、买得起,已经很满足了。我们只要能够劳动,就不能耍起‘等靠要’,要为国家减轻一点负担,毕竟还有更多更困难的人需要帮助。”
活跃一线勇敢担当
刚到沙坪坝区扶贫办工作,孔瑞面对全新的工作任务,孔瑞深知仅凭一腔敢担当的劲头还远远不够,于是积极钻研业务,及时转换角色全身心投入工作。我区扶贫工作的启动筹备、对口帮扶工作组组建、“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解决、扶贫各项文件出台等各项工作中都有他活跃的身影。
为能够给区委、区政府扶贫收官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决策参考资料,区扶贫办自2020年4月份开始,对涉及区级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对象的9个镇街(包括39个行政村)开展了扶贫收官调研。在2个多月的调研过程中,孔瑞逐门逐户摸清了贫困对象的基本情况,走访征求了9个镇街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财政所、社保所、社会事务办、残联和村支部书记或村主任等干部的意见,为形成《农村扶贫帮困收官工作报告》收集到了详实资料。最终报告相关内容作为我区扶贫收官工作的主要措施来落实推进。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对象过程中,孔瑞发现全区没有农村扶贫帮困建档立卡对象的统一数据台账,行业部门和镇街在定期数据比对时很不方便且容易出错。于是,孔瑞主动加班加点,建立完成了全区统一的农村扶贫帮困建档立卡电子台账及制式“一户一档”资料,确保了贫困对象的精准比对、精准识别。据统计,区级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从最初1830户、2492人到扶贫收官,全区累计发放补助金1100余万元,各帮扶单位累计入户慰问1900余万元。期间,孔瑞十分认真严谨地对待这项工作,动态管理好各项台账,确保对象数据和资金发放准确,实现了资金和数据审核零失误。
用心用情办实事好事
作为一线扶贫人,孔瑞对贫困对象一直有着特殊感情,把他们当做朋友和家人,用心用情帮他忙办实事办好事。
2019年以来,孔瑞已经在中国社会扶贫网公益平台上,先后为因病致贫的贫困对象个人捐赠救济资金2.9万余元。2020年2月,疫情防控最严峻时期,孔瑞积极参与制定了贫困对象帮扶救助方案,主动献计献策及时落实疫情救助资金,一周内完成救助物资的采购和配送,第一时间协助镇街将物资全部发放到贫困户手中。据统计,当时共免费为农村贫困户发放了价值16.7万元的生活物资,确保了贫困对象疫情防控期间生活有保障。
这些年来,每个重要节日,孔瑞都会带着慰问品、慰问金,蔬菜种子、肥料等物品来到对口帮扶的贫苦户家中,关心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了解并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还始终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一方面帮他们解决眼前最实际的困难,另一方面给有劳动力的贫困对象提供了70多吨有机肥、5000多袋蔬菜种子,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增强他们的‘造血’的意识、能力和信心。”孔瑞介绍。
“工作越深入、走访和解决的问题越多,跟老百姓的关系也就越来越近。最开始的时候,彼此谈话还有些保守,甚至有些埋怨,但如今却能在他们不多的话语之中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一种感激的情绪,那是一种认可,也是证明我们的这些工作是有效果、有意义的,也会更加激励我继续把扶贫工作做得更好。”孔瑞说。
(记者 郭思云 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