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对于重庆一中教师张志华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2009年的9月10日,张志华邂逅了绿茵碧云的重庆一中,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2010年的9月10日,张志华在一中收获甜美爱情,与心仪已久的女神正式确立恋爱关系;2014年的9月10日,张志华如愿与恋人登记结婚,约定牵手一生。
这些偶然与必然的时间节点,或多或少藏着张志华的某种“师”意浪漫。
重庆一中教师张志华
做有“诗意”的数学老师
来到山城将近12年,张志华几乎走遍重庆的每一个角落。他喜欢爬山,喜欢游泳,用他的话说就是,“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知水深;不赏奇景,怎知其绝妙?”古色古香的文艺建筑是他的最爱,每年春暖花开之际,张志华总会惬意地走进重庆一中项家书院小憩,或带上一本古诗词,感受历史也与心灵对话。
张志华是数学老师,然而,在他身上你看不到任何沉默严肃的影子,更多的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张志华的课,语言生动活泼又幽默有趣,对古诗词信手拈来的他,也善于将文学、历史、地理等各个学科的知识恰当好处的融入在数学课堂中,常常“一语惊人”,惹得学生们连连称奇。学生评价说“跟着志华学成语,腹有诗书气志华,是最有诗意的数学老师”。学习《圆锥曲线》,他讲“小题不决想定义,大题不决想联立”;学习《函数的单调性》,他讲“增函数蒸蒸日上,减函数江河日下,常函数波澜不惊”。
当然,在私底下的张志华也是学生们的“华哥”,为他们“打抱不平”,也为他们保驾护航。遇事不怕难,放得开的面子,也抓得住里子,张志华总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思考问题。而这也是他常常提倡的“共情能力”。“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老师要能和学生处成朋友,才真正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张志华说。
对教育心存敬畏
今年是张志华走上教学岗位的第12年,张志华心里始终对教育存有敬畏之心。在他看来,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一个称谓,更是自己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跑道,一直向前......
2011年,张志华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第三届重庆市高中数学教师赛课时,一脸茫然。“为什么是我?”那个时候的他,在教学岗位上初出茅庐,也常常因为磨课、备课而感到心力交瘁,会因为持续地努力得不到回报而感到沮丧。但当机会和挑战降临时,张志华却从没想过后退,迎难而上。6点半起床,7点多到学校,深夜才回家,除了上课就是磨课,怎么雕琢语言,怎么精细教案,甚至一颦一笑都要反复推敲。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获得了第三届重庆市高中数学教师赛课全市一等奖。
而这次比赛的经验,也让张志华开始有了自己的教学体悟:善于归纳与总结,激发学生思维,主张采用程序化、步骤化的解题方法。
对待教学的严谨态度也让他的教学能力与日俱增。“只要你走出去,很多事情就开好了篇。”2014年,当这样的机会再次来到张志华面前,代表学校参加第六届全国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张志华毫不犹豫地勇敢接棒。代表一中,代表重庆,在全国赛场群雄逐鹿,成为唯一一个在现场舞台展示的选手,并最终喜获全国一等奖,受到大赛组委会的高度赞许。
张志华说,那个时候也正是他结婚前的一周,他既要筹备婚礼又要准备赛课,这两件事情同等重要,真是千头万绪,心里想着既不能亏待爱人又必须抓住赛课的机会。“整整试讲了19遍!在全体教研组的大力配合下,备课听课,我把整个年级所有班级全部试讲完了,连爱人也帮我磨课,调整课件,锤炼语言,修饰形象,现在想来真的相当不容易。”
张志华近照
回归教育的初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生活里,张志华一直坚持空余时间看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内涵。之所以能出口成章,信手拈来,都离不开平时喜欢看书的积累。工作太忙,周末也一定要抽出时间陪家人,陪女儿,全家人一起爬山,一起散步,一起泡书店,陪女儿讲绘本,搭积木,静静的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甜蜜和温馨。
他说,读书,让他更有思想和内涵;陪伴家人,让他心情愉悦,放下工作中的压力;陪伴女儿,让他更能感知孩子眼中的世界,也让他更能体会作为父母的良苦用心。“这些经历让我在工作中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微笑面对。”张志华欣然地表示。
张志华对生活的热爱随处可见,在讲台也表现得特别明显。他说这几年来,他的教学风格变得浪漫了许多,一首唯美的小诗,一部动人的电影,一个逗趣的笑话……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上课的内容,他坚信,带着有趣的灵魂上课,才能与学生走得更近。
个人档案:
张志华,男,1984年出生,200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同年任职于重庆市第一中学校,从事高中数学教学。
2011年11月参加第三届重庆市高中数学教师赛课全市一等奖;
2013年起担任备课组长和清北班班主任及教学;
2014年12月参加第六届全国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2015年被聘为《数学周报》特约编辑;
2018年被聘为长江师范学院兼职教师;
2018年被推荐为沙坪坝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2019年被聘为西南大学兼职教师;
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教学通讯》、《中国数学教育》等期刊发表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参与出版《高考新思路》等教辅。
(来源: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