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牛羊生产技术》 | 项目三 牛羊的特性及饲料加工调制(任务1 牛羊的特性认知)

发布日期:2020-06-21 17:28


知识目标

1.熟悉牛羊的生物学特征;了解牛羊的消化、营养特点;

2.了解牛羊的常用饲料;掌握牛羊饲料的加工调制技术;

3.掌握牛羊的日粮配合技术。

技能目标

1.能进行常规饲料的青贮;

2.会配合牛羊各阶段的日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牛羊的生活习性

(一)牛羊有较强的合群性

牛羊的合群性很强,利用合群性,可以大群放牧,节省劳力。牛羊的这种本能与其模仿行为有关,当群体中有一头领头的牛(羊)做某一动作时,其他个体往往也跟着做同样的动作,大多数牛、羊群中存在着良好的群居等级,出牧、过河、过桥、饮水、换草地等,只要有“领头羊”先行,其他个体就尾随而来,管理起来十分方便。但是这个特性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少数个体混了群,其他个体也跟着而来;少数个体受到惊吓,其他个体也跟着狂奔,如绵羊胆小最易受惊炸群。

合群性一般来讲羊比牛强;绵羊比山羊强;粗毛羊最强,细毛羊次之;长毛羊和肉毛羊较差。

(二)牛羊的性情较温驯

牛羊的性情总的来说还是较温驯的,但在群体中往往公畜比母畜好斗,有时候母畜也喜欢角斗,去势的公畜性情温驯。肉用牛羊比其他用途的牛羊性情温驯。高产的乳牛、奶羊也较温和,即使密切靠近也不至于相互抵斗,绵羊比山羊更为温驯。除此之外,牛羊的性情与人所施加的一切友善或粗暴行为有关,正确的调教与训练,能使牛羊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但人的打骂等粗暴行为容易使牛羊养成踢人、顶人的恶癖。尤其是种用公牛、公羊,恶癖一旦养成,将很难得到纠正。

(三)牛羊均具草食特性

草食性是牛羊的共同特征,但羊的采食范围比牛更为广泛。放牧的牛羊喜欢采食含蛋白质多、粗纤维少的豆科牧草,能够依据牧草的外表和气味识别不同的植物;如果牧草青嫩,则采食时间长而反刍时间短,如果牧草粗纤维含量高或是青干草,则采食时间短,而反刍时间长。在牛羊混放的草场上,牛善于利用较大较高的牧草,而羊则可以利用牛所不能利用的小草。在半荒漠地区牧场上的各种植物,牛不能很好利用或完全不能利用的植物占66%,而绵羊和山羊仅为38%。牛羊除在白天采食外,夜间还需要一定的采食量,因此,不管是舍饲还是放牧的牛羊,晚上必须加夜草,对于高产牛羊和正在肥育中的牛羊尤为重要。

(四)牛羊喜欢干燥清凉,耐寒冷,怕湿热

牛羊均喜欢干燥清凉的环境,都较耐寒冷,怕湿热。尤其绵羊最怕湿热,这就限制了绵羊在南方山区的分布,山羊次之,牛再次之。在抗寒性表现上绵羊最强,能在高原-40℃下扒雪寻食。

(五)牛羊喜爱清洁

牛羊都喜爱清洁,对有异味的草料或者受粪尿污染的水源均拒采食和饮用,特别是羊,尤其是山羊表现得更为明显。要求不管是放牧还是舍饲,都要搞好舍内外清洁卫生。

(六)牛羊的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

牛羊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能够很好地利用农牧区各类型自然条件下提供的草料,发展前景很好。牛羊的抗病能力也很强,特别是一些古老的牛羊品种,在一些潮湿多寄生虫的地方,牛及山羊也能很好地生存,正是由于抗病力强,往往在发病初期不易被发现,没有经验的饲养员一旦发现病畜,多半病情已很严重。因此,必须时刻细致观察,尽早发现,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二、牛羊的消化特点

牛羊均属反刍类家畜,具有复胃的特征。牛羊的胃由四个部分组成,占据腹腔的绝大部分空间,容纳着所进食的草料。每个部分在饲料的消化过程中都有特殊的功能。

(一)胃的组成

1.瘤胃

瘤胃俗称“草包”,体积最大,是细菌发酵饲料的主要场所,有“发酵罐”之称。容积因牛羊大小各异,一般牛为94.6L,羊为23.4L。瘤胃的主要功能是饲料贮存和微生物进行发酵的场所。瘤胃是由肌肉囊组成,通过蠕动使食团按规律流动。

2.网胃

网胃也称“蜂巢胃”,靠近瘤胃,功能同瘤胃。而且还能帮助食团逆呕和排出胃内的发酵气体(嗳气),但当饲料中混入金属等异物时,易在网胃底沉积或刺入心包。

3.瓣胃

瓣胃也称“百叶肚”,位于瘤胃右侧面,占4个胃的7%,其功能主要是榨干食糜中的水分和吸收少量营养。

4.皱胃

皱胃也称真胃,产生并容纳胃液和胃酸,也是菌体蛋白和过瘤胃蛋白被消化的部位。食糜经幽门进入小肠,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肠壁吸入血液。它的功能与单胃家畜的胃相同,就是分泌消化液,使食糜变湿,呈水状到达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未被消化的食物经过大肠排出体外。

(二)牛羊的特殊消化生理现象

1.反刍

反刍动物将采食的富含粗纤维的草料,在休息时逆呕到口腔,经过重新咀嚼,并混入唾液再吞咽下去的过程叫反刍。通过反刍,粗饲料被二次咀嚼,混入唾液,以增大瘤胃细菌的附着面积。

2.唾液分泌

为适应消化粗饲料的需要,牛羊会分泌大量富含缓冲盐类的腮腺唾液。唾液中含有黏蛋白、尿素及无机盐等,能维持瘤胃内环境,浸泡粗饲料,对保持氮素循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食道沟及食道沟反射

食道沟始于贲门,延伸至网胃—瓣胃口,是食道的延续,收缩时呈管状(或沟状),使食物穿过瘤—网胃,直接进入瓣胃。在哺乳期的犊牛食道沟可以通过吸吮乳汁而出现闭合,称食道沟反射,使乳汁直接进入瓣胃和真胃,以防止乳进入瘤—网胃而引起细菌发酵及消化道疾病。

4.瘤胃发酵及嗳气

瘤胃、网胃中寄生着大量的细菌和原虫。这些微生物不断发酵着进入瘤胃或网胃中的饲料营养物质,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及各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氨气等)。这些气体只有不断通过嗳气动作排出体外,才能防止胀气。当牛羊采食大量带露水的豆科牧草和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饲料时,瘤胃发酵作用急剧上升,所产气体来不及嗳出时,就会出现“胀气”,应及时采取机械放气和灌药止酵,否则会窒息死亡。

三、牛羊的营养特点

1.碳水化合物营养特点

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分布极广的一种有机物质,是植物性饲料的主要组成成分,含量可占其干物质的50%~80%。碳水化合物在牛羊消化道中分解的终产物,不像单胃动物那样以葡萄糖为主,而是以低级挥发性脂肪酸(VFA)为主,作为能源或构成体组织的原料。

2.能够利用非蛋白氮(NPN)

瘤胃微生物的活动要求有一定浓度的氨,而氨的来源是通过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而产生的。因此,不论是奶牛、肉牛,还是山羊、绵羊,饲料中均应加入一定浓度的非蛋白氮,提高日粮蛋白质水平。如尿素、铵盐等,可增加瘤胃中氨的浓度,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可节约蛋白质,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能有效地利用粗饲料

微生物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粗纤维而转化成牛体能利用的能源物质。饲料中的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难以被其他单胃动物消化的成分,在瘤胃微生物发酵作用下,最终变成挥发性脂肪酸,成为畜体的最大能源。因此牛羊的日粮可以粗料为主,同时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粗纤维以维持瘤胃微生物的正常活动。一般情况下,在牛羊的饲料中必须有40%~70%的粗饲料,才能保证牛羊正常的消化生理需要,即使在高强度肥育条件下的颗粒饲料,也必须保证粗饲料的比例。这就是牛羊能够有效地利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粗饲料的原因。

4.很少添加合成维生素

在青贮饲料、青草及胡萝卜等正常供应的情况下,日粮中不需要添加合成的维生素。

思考题

简述牛羊能够利用非蛋白氮的基本原理。

知识拓展

瘤胃微生物

瘤胃微生物是共生在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的总称。反刍动物的瘤胃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瘤胃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处于一种既协同又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

瘤胃微生物数量极多,反刍动物可为它们提供纤维素等有机养料、无机养料和水分,并创造合适的温度和厌氧环境,而瘤胃微生物则可帮助反刍动物消化纤维素和合成大量菌体蛋白,最后进入皱胃(真胃)时,它们便被全部消化,又成为反刍动物的主要养料。

瘤胃内容物中,通常每毫升约含4x10^10(10的10次方)个细菌和4x10^6(10的6次方)个原生动物。经统计,1头体重达300kg的肉用牛,它的瘤胃容积约为40L,可含4x10^14(10的14次方)个细菌和4x10^10(10的10次方)个原生动物。瘤胃微生物除了细菌和原生动物外,还能见到酵母样微生物和噬菌体。

常见到的细菌有纤维素消化菌(如白色瘤胃球菌)、半纤维素消化菌(如居瘤胃拟杆菌)、淀粉分解菌(如反刍月形单胞菌)、产甲烷菌(如反刍甲烷杆菌)等三四十种。

常见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纤毛虫,纤毛虫体的大小约为40~200μm,数量一般为20万~200万个/mL。种类可分为全毛虫和寡毛虫两大类。全毛虫有原口等毛虫、肠等毛虫、厚毛虫;寡毛虫有囊状类毛虫、贪食类毛虫、尖尾类毛虫、有齿双毛虫、多泡双毛虫、家牛双毛虫、细硬甲虫、无尾前毛虫和有尾头毛虫等。

作者:程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