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陈云手迹故事》 | 在江西“蹲点”的日子里

发布日期:2020-09-18 11:19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马骏同志:

今天廿四日下午三时食堂班组会,我因事不能参加,请假。明日(廿五日)食堂班组会(会)我准时参加。请告食堂同志。

陈云

廿三日上午

这是“文化大革命”中陈云在江西“蹲点”期间写的一张请假条。1969年11月初的一天,福州军区南昌青云谱干部休养所(现江西省军区第一干休所)副所长沈玉贵接到江西省革委会、省军区的通知,从北京来的一位叫“陈元方”的首长将到干休所居住,要求做好接待工作,并且要求安排“陈元方”在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调研。末了还特地叮嘱他,此事务必保密,出了问题后果自负。

11月3日晚,“陈元方”乘坐的轿车驶到青云谱干休所8号房前缓缓停下。他慢慢走下车来,早在此地等候的沈玉贵觉得这位北京客人很面熟,但一时没有想起来,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

这位“陈元方”正是陈云。陈云后来解释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陈元,一个叫陈方,把两个儿子的名字合在一起就叫陈元方。”

这是“文化大革命”的第四个年头,因1962年提出搞“分田到户”受批判而早已赋闲的陈云被疏散到这里“蹲点”。从此,陈云开始了两年零七个月的“蹲点”生活。

除了几位工作人员外,没有一位亲人陪同。而他随身携带的最主要物品是装满了两个铁皮箱和一个木箱的书籍。

“蹲点”开始后,陈云不顾体弱多病,不避严寒酷暑,一般每星期下厂三四次,深入到工人中,进行调查研究,走遍了化工石油机械厂的每一个角落。厂里有铸工、铸锻、木模、金工、容器和机修等车间,有中心仓库、钢材与铜材库、实验室,还有汽车运输队、职工食堂、医院、子弟学校、“五七”生产队以及家属粉丝加工场等。陈云轮流到这些地方去,同那里的职工聊家常、谈生产、讲勤俭,有说有笑,气氛热烈而亲切。1970年4月间,陈云还特地在食堂“蹲点”半个多月。他认为,一个工厂办好食堂很重要。食堂办不好,很难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就难上去。一次,陈云原定参加食堂炊事班政治学习会,因临时有事不能按时参加,他派工作人员送来一张请假条,写道:“马骏同志:今天廿四日下午三时食堂班组会,我因事不能参加,请假。明日(廿五日)食堂班组会(会)我准时参加。请告食堂同志。陈云廿三日上午。”在陈云关心下,厂里为食堂设计、制造了一台饺子机,炊事员工作服等也得到了解决,食堂工作很快有了明显改进。

在江西的日子,除到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和到附近工厂农村调查研究外,陈云把其余的时间全部放在了阅读上。

陈云读书可以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经常在警卫员叫他吃饭时,他虽然答应了,但还在读,叫几次后才放下书,去洗手吃饭;晚上读书经常读到深夜十一二点钟,也是要警卫员催他多次,才肯休息。他和工作人员谈他的读书体会时说,列宁的文章针对性很强,都是针对当时苏联革命中发生的问题写的,文章也很生动,很吸引人。毛主席的文章也有这个特点,针对性很强。他说,《资本论》在延安时看过一遍,全国解放后很想再看一遍,但是由于工作实在太忙,一直没有时间看,这次到江西来才又看了一遍。

沈玉贵回忆说:“凡是去看首长,手上拿的不是书,就是报纸。凡是去,他都是学习。”就连时任陈云秘书的萧华光也迷惑不解:“我们很奇怪,因为当时我们脑子里,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你虽然是没有完全被打倒,但是你也不行了。但是他居然能沉下心来,他每天晚上看到十一二点。”

在江西读过的这些著作中,陈云大多作了标注,有的还写有简短的心得体会。其中,他标注最多的是《列宁全集》,在书上画了密密麻麻的杠杠圈圈。无疑,这是他用心最多的一部著作。

在“文革”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多次遭受政治挫折而又客居他乡的陈云在关注什么问题呢?在与探望他的长子陈元的谈话中,陈云提到了一个重要问题。

“党的民主集中制。这个他是从建国以后主持经济工作中反反复复和所经历的各种坎坷与批评中得来的。他认为按照列宁的民主集中制,这些问题应该可以在党内进行讨论,可以通过讨论以后辨明是非,总结经验,然后再加以实行。很多‘左’的错误,都是因为党的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实行一言堂,没有听取其他方面的意见,而很多方面别的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他对这点非常关注。”时隔多年,陈元依旧记忆犹新。

陈云关注的问题是党内民主,而这时恰恰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最不正常、最缺乏民主的时候。

逆境中的陈云仍然积极地关注现实,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并且抓紧学习。小女儿陈伟兰回忆说:“我到江西去看他,我就感觉到他那个精神是非常振作。我说,爸你身体好了?他说一股精神力量撑着我,是说你看我带了三箱子书。我在这儿,过得非常有意思,我读书,而且我思考着很多我觉得非常有用的问题。”

陈云在江西的调查研究活动,说明他不论在怎样的处境下,始终不忘忧国忧民,总在思考中国发展工农业、发展经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具体路子。他在青云谱干休所的读书活动,表现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念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

作者:孙东升 蒋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