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重庆红色故事(第一辑) | 刘伯承:彝海结盟

发布日期:2020-09-13 19:22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1935年春,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暂时摆脱了蒋介石重兵的围追堵截,达到了北渡长江,进入四川境内的战略目的。但是,还未能实现与红四方面军会师,而要到川西北,或川陕甘去创造新苏区,找到一个落脚点,还需要战胜许许多多的困难,而当时的首要困难就是必须迅速飞越天险大渡河。

1935年5月20日,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军先遣队来到了四川泸沽,当时尾追红军的国民党军队,已进至金沙江一带,而前头截击的国民党军队,则正在向大渡河急进。如果红军不能迅速抢占大渡河,势必被迫向西转入更为艰苦困难的川康交界地区。此时,从泸沽去往大渡河共有两条路,一条是经小相岭、越西、大树堡通往雅安的大道,但这条路已有川军刘文辉重兵把守;另一条则是经冕宁、大桥、拖乌到安顺场的山路,不但崎岖难走,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被当时汉人视为险地的彝族聚居区。

彝海结盟纪念碑(刘伯承同志纪念馆供图)

在当时由于生产力落后,这个民族还处于奴隶社会状态。再加上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以及对他们军事上的征剿和抢掠,让彝族人民对汉人充满了猜忌和敌意。所以,他们特别反对汉人的“官兵”入境。

不过,刘伯承早年曾到过川西一带,对当地的地理风俗人情还是比较熟悉的。先遣队到达泸沽后,他就跟聂荣臻商量:“走大路正遇敌军,不易得手,是否建议军委改走小道?但要过彝民区,他们对汉人疑忌很深,得好好做工作。”对于刘伯承的建议,聂荣臻首先表示赞同,他说:“彝族兄弟总比刘文辉他们好说话吧。”刘伯承点点头,慢慢回答道:“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想彝族兄弟会给我们借路的。”

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建议下,1935年5月21日,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向全军发布了改道的命令,并指示刘伯承、聂荣臻:务必尽快控制安顺场渡口。这也就意味着刘伯承、聂荣臻必须带领着先遣队迅速通过彝民区,并在国民党之前,抢占大渡河。

然而,在刘伯承眼里,彝族兄弟虽然比国民党刘文辉的军队好说话,但是要顺利通过彝民区,却仍然是一次吉凶莫测的“旅程”。出发前,刘伯承特意将战士们召集到一起,叮嘱道:“今天我们要借道彝民区,彝人对汉人疑忌很深,语言又不通,他们会射箭打枪,但他们不是奉蒋介石的命令,他们和国民党军队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们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争取和平通过彝民区。没有聂政委和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开枪。”

初夏的川西南山区,天气变化莫测。时而骄阳当空,时而大雨倾盆,苍茫如海的山路崎岖难行。5月22日,刘伯承和聂荣臻终于率领先遣队的战士们来到了大桥镇。前方就是彝民区了,部队继续往前开进。可先遣队前卫连刚走到喇嘛房,就被手持棍棒、长矛、弓箭、土枪等各种武器的彝民堵住了去路。

彝民们“呜呼”“呜呼”地吆喝着,人越来越多。见局面混乱,红军工作团的冯文彬赶紧带着通司(当地意为“翻译”)上去答话。一个小头目说:“娃娃们要点钱让你们通过。”冯文彬问:“要多少?”彝人头目说要200块。幸好冯文彬早有准备,他立即拿出了200块银元。彝人收了钱,便一哄而散。前卫连赶紧继续前行,正当战士们以为留下了买路钱便能顺利通过彝民区的时候,又一群彝民将他们拦了下来。说刚才给的是罗洪家的,我们是沽基家。没有办法,为了继续往前走,冯文彬只得又拿出200块银元。然而,就在双方交涉之际,走在队伍前方担任开路任务的工兵连竟光着身子跑了回来。原来,他们在前面遇到一大群彝族汉子,彝人一哄而上,不但缴了他们的枪械,还动手剥了他们的衣服。可是,因为临行前司令员曾交代过:没有首长的允许,绝不能回击。所以,受了屈辱的战士们也只得将火气硬憋了回去,没有跟彝人起冲突。

刘伯承听说后,对工兵连的战士们十分赞赏。因为,只要有一两个人动手打斗开枪,打死打伤一个半个彝族人,那就不得了,就会棋失一着,全盘皆输。哪怕仅仅为此而耽误一天半天,整个红军的计划就可能告吹。

面对这样的情况,部队若还要继续往前走,肯定还会遇到更大的问题。所以,刘伯承赶紧命令先遣队停止前进,并派出了肖华、冯文彬等出面宣传民族政策:红军来此,只是借道过路,决不住宿。希望彝族同胞能够同红军联合起来,打倒汉官,打倒压迫人民的汉人财主,分财主的衣服粮食。经过一阵攀谈之后,没想到肖华他们的宣传倒真把这些彝人说动了,一个小头目说:“我去叫我爷爷来。”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高大的中年汉子,打着赤膊,围了块麻布,披头散发的,脚上也没有穿鞋。来人自我介绍,说他是沽基部落首领小叶丹的四叔。肖华按刘伯承事先交待,同小叶丹的四叔进行了谈判。肖华告诉他,红军刘司令率大批人马北征,在此借路北上,愿与彝民首领结为兄弟。终于,小叶丹四叔被肖华说动了心,双方约定了结盟地点。为了表示诚意,临别时肖华又送他一把手枪和几支步枪,这下小叶丹四叔更高兴了。要知道,在彝族地区,枪不仅代表着身份与地位,更能保护自己的族人不受伤害。所以,对于彝民而言,枪可比什么都重要。

没过多久,沽基部落首领小叶丹便在他四叔陪同下,来到了约定的地方——小山谷的彝家海子边。只见小叶丹人长得是高大英俊,仪表堂堂。早已等候在此的刘伯承见小叶丹到了,便迈开大步迎了上去。小叶丹见来者身材魁伟,气度不凡,身后又跟着几名士兵,知道是红军司令,忙着就要叩头行礼。刘伯承赶紧上前将其扶住。虽然这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但却顿时让小叶丹对刘伯承有了几分亲近之感。

两人越谈越投缘,越说越高兴。到后来,小叶丹兴奋得马上就要和刘伯承喝血酒结拜。当他们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滴入两个盛着彝海水的瓷盅后,小叶丹一定要让刘伯承先喝。

刘伯承深知按照彝人的风俗,先喝者为大哥,兄弟应该服从大哥。于是,刘伯承高兴地端起瓷盅,大声地发出誓言:“上有天,下有地,今天我同沽基小叶丹在彝海子边结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说完,一口喝下了血酒。

“好!”沽基小叶丹笑着大喊了一声,也跟着端起瓷盅大声说道,“我小叶丹同刘司令结为兄弟,愿同生死,如不守约,同这鸡一样地死去!”说完也一饮而尽。结盟仪式之后,小叶丹将自己骑的大黑骡送给了刘伯承,而刘伯承也当即解下腰间的手枪送给了小叶丹。

小叶丹说,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好的汉人,特别是像刘伯承这样的大人物,如此诚恳友好,谦和坦率,让他深受感动。他说也要跟着刘伯承一起闹革命,沽基家整个部落都要闹革命。于是,刘伯承批准小叶丹成立“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沽基)支队”,并代表红军将一面书写着“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沽基)支队”的红旗授予小叶丹,任命他为支队长。

第二天,红军先遣队再次进入彝民区。小叶丹随着前卫连走在最前面,一直把先遣队送过了自己的管辖地界。沿途山上山下,到处是成群结队的彝人,不断地发出“啊吼”“啊吼”的呼喊声。但是,这一次却不再像前一天那样怒目相待,而是笑逐颜开地欢迎和欢送。义字当先的彝民好兄弟小叶丹,一直忠实地执行着刘伯承的嘱托,在红军后续部队通过彝民区的7天7夜里,他奔前跑后,确保了部队畅通无阻。

【点评】

“彝海结盟”成为了历史传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今天,我们要以刘伯承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大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供稿:付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