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农业技术 |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有招

发布日期:2020-08-09 18:10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马铃薯的根、茎、叶、花、果、匍匐茎和块茎都可发生晚疫病,最直观最容易判断的症状就是叶片和块茎上的病斑。叶片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形成不规则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不断扩大合并,造成感病的叶面全部或大部分被病斑覆盖。湿度大时,叶片呈水浸状软化腐败,蔓延极快,在感病的叶片背面健康与患病交界的部位形成一层褪绿圈,上有绒毛状的白色霉层,有时叶面和叶背的整个病斑上也可形成此种霉轮。干燥时叶片会变干枯,质脆易裂,没有白霉。块茎感病,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微凹陷褐斑。病斑的切面可以看到皮下呈红褐色,其变色面积的大小、深浅依发病程度而定,当湿度大、温度高时,病斑可蔓延到块茎的大部分组织,一旦感染其他腐生菌,可使整个块茎腐烂。

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是指以种植抗病品种、脱毒种薯为基础,以种薯处理和药剂保护为重点,配合健身栽培和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将马铃薯晚疫病为害损失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耐病品种,一般中晚或晚熟品种较抗晚疫病。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种植不同类型的抗病品种,做好品种的合理布局。选用无病种薯,贮藏前后、播前都要仔细挑选出无病种薯。窖藏期间要保持窖内通风,温度保持在3~4℃,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左右。

②推广脱毒种薯。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种植、病虫害防控等标准进行生产,经监测合格后,进行大面积推广。

③整薯播种。在种薯带菌率较高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健康整薯播种,密度控制在每亩2000~2200株。

④适期播种。因地制宜,适期播种,尽可能避开马铃薯生长后期晚疫病发病高峰期,以降低晚疫病感病概率。

⑤起垄栽培。分大垄栽培和平作培土两种方法。大垄栽培,1垄1沟,总宽120厘米,沟宽30~40厘米,垄宽70~80厘米,垄高20~30厘米,垄上播种两行,行距30厘米。

⑥平作培土。播种时按行距60厘米均匀种植,现蕾期培土起垄,高度20~30厘米,10天后再培土一次,形成垄作。

⑦合理密植。按不同区域安排种植密度,一般干旱区种植密度可控制在每亩2000~2200株;半干旱区可控制在每亩3500株以内;二阴区及阴湿区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4500株左右。在晚疫病重发区,应适当降低种植密度。

⑧配方施肥。应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一般每形成1000千克产量需氮、磷、钾的量分别为5.5、2.2、10.2千克,应按田间土壤养分含量实测值,参照上述比例进行配方施肥。施钾肥以磷酸二氢钾、硫酸钾为主,不宜施氯化钾。适当施用稀土微肥,增强抗病性。

2.石灰消毒。开花前后加强田间检查,清除发病植株,撒上石灰,然后对病株周围的植株用1:1:(100~200)波尔多液喷雾封锁,隔10天再喷一次,防止病害蔓延。

3.物理防治。种薯入窖前汰选,种薯入窖前晾晒1~2天,播前将出窖后种薯晒晾2~3天。同时淘汰病、烂薯和小、老薯、畸形薯。淘汰的病、烂薯集中作深埋处理。

4.化学防治。一般在日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达48小时以上的情况出现4~5天后,就要及时用保护性药剂喷雾,可选用波尔多液类药剂300~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等。

田间发现发病中心病株和发病中心后,应立即割去病秧,用袋子把病秧带出大田后深埋,中心病株周围应及时用药剂防治,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为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喷施,或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50%烯酰吗啉·乙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烯肟菌酯乳油900倍液等喷雾防治,喷药时应均匀喷施叶片正面和背面,不同药剂交替喷施。

作者:谢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