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缙云山药用植物》 | (三) 被子植物门(A.双子叶纲 菊科 2)

发布日期:2020-08-09 12:15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611.鱼眼草

【别名】蚯疽草、白头菜、夜明草、泥鳅草、肉桂草。

【拉丁学名】Dichrocephala auriculata(Thunb.)Druce

【分类地位】菊科,鱼眼草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5~50cm。茎直立或铺散,无毛或被短毛,有分枝,具纵条棱。叶互生,叶柄有基部下延的窄翅;叶片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7cm,宽1.5~4cm,琴状羽裂,顶生裂片大,侧生裂片小,1~2对,边缘有不明显的粗齿,两面疏生白色节状短毛。头状花序近球形,径2~4mm,多数在茎、枝端排成伞房花序;周围为雌花,具黄色条形花冠,长约0.5mm,顶端2~3齿裂,结实;中部为两性花,雄蕊4~5,子房下位,花柱分枝扁平,也结实。瘦果扁平,无冠毛。花果期3~7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山低海拔山坡田间,路旁及林缘。万州、开州、忠县、武隆、南川、万盛、渝北、合川、北碚,海拔150~20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7~10月采收。

【药性功能】辛、苦、平。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祛风,散寒,消肿,明目。

【主治病症】中暑腹痛,咽喉肿痛,急性肾炎,淋巴管炎,阴囊湿疹,肝炎,肺炎,感冒高烧。外用治疔毒疮疡,扭伤肿痛。

【用量用法】9~15g,水煎服。外用鲜全草适量捣敷。

【附方】①治扭伤肿痛:全草研细粉,每次6g,黄酒送服,外用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②治毒蛇咬伤: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③治疔疮:鲜叶加米饭,食盐同捣烂,外敷患处,每天换2~3次。

(①~③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鱼眼草

612.小鱼眼草

【别名】三仙菜、星宿草、地胡椒。

【拉丁学名】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

【分类地位】菊科,鱼眼草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0~25cm。茎直立或披散,略带紫色,密被白色柔毛,自基部或上部分枝。叶互生;叶片倒卵形或匙形;下部叶通常羽状深裂,顶生裂片大,侧裂2~3对;上部叶分裂或不分裂,边缘有粗齿,基部扩大呈耳状抱茎,两面有白色绒毛。头状花序半球形,在茎和分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状;雌花白色,极细,线形,先端2~3细齿;两性花绿黄色,近壶形,先端有4齿。瘦果扁平,边缘较厚,无冠毛。花果期3~8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杉木园等地,生于山坡、草地、河边、溪旁及农田、路边荒地。南川、合川、北碚,海拔3200m以下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6~7月采收。

【药性功能】苦、寒。清热解毒,祛风明目。

【主治病症】肺炎,肝炎,消化不良,小儿感冒高烧,痢疾,疟疾,夜盲症,牙痛,外用治疮疡,蛇咬伤,皮炎,湿疹,子宫脱垂,脱肛。

【用量用法】6~12g,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子宫脱垂、脱肛:小鱼眼草捣烂加淘米水、猪油,用芭蕉叶包裹后,置于炭火上烘熏。十分钟后,待药稍冷再包敷于患处。

②治痢疾:鲜小鱼眼草根15~30g,水煎服。

(①②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小儿感冒高热:小鱼眼草15g,水煎服。(出自《中药大辞典》)

小鱼眼草

613.秋分草

【别名】大鱼鳅串、调羹菜。

【拉丁学名】Rhynchospermum verticillatum Reinw.

【分类地位】菊科,秋分草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茎单生或簇生,有棱,密被短柔毛。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互生,叶柄向上渐短;下部叶倒披针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4~10cm,宽2.5~4cm,边缘自中部以上有波状锯齿,上部叶渐小,全缘或有尖齿,全部叶两面均被短伏毛。头状花序较小,单生或3~5排列成总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密被锈色短毛;总苞宽钟状,总苞片2~3层;外围花雌性,舌状,白色,内部花多数两性,筒状。瘦果扁;雌花瘦果有喙,两性花瘦果无喙;冠毛纤细易脱落。花果期8~10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至杉木园一带,生于林下林缘、沟边、路旁等阴湿环境中。武隆、南川、万盛、北碚,海拔400~25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秋季采收。

【药性功能】淡、平。清热除湿。

【主治病症】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崩漏,白带。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

秋分草

614.马兰

【别名】泥鳅串、田边菊、紫菊、鸡儿肠、鱼鳅串。

【拉丁学名】Kalimeris indica(L.)Sch-Bip.

【分类地位】菊科,马兰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地下有细长、白色、有节的根状茎。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并被短毛。单叶互生,近无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10cm,宽0.8~5cm,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疏粗齿或羽状浅裂,上部,全缘。头状花序直径约2.5cm,单生干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层;花序托圆锥形。舌状花一层,浅紫色;管状花多数;瘦果极扁,褐色,上部被腺及短柔毛;冠毛易脱落。花果期5~10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各地,生于山坡、荒地、沟边、路旁及田野。巫溪、巫山、奉节、万州、开州、云阳、忠县、丰都、涪陵、石柱、武隆、南川、万盛、綦江、江津、合川、北碚,海拔120~19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7~10月采收。

【药性功能】辛、微苦、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散瘀,消积,除寒湿。

【主治病症】感冒发热,中耳炎,肝炎,支气管炎,腮腺炎,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外用治疮疖肿毒,乳腺炎,外伤出血。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流行性腮腺炎:马兰根60g(鲜品90g),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②外伤出血:鲜马兰根适量,捣烂敷局部。

③治胃、十二指肠溃疡:马兰干全草30g,加水300mL,煎至100mL,日服1次。20天为一疗程。

(①~③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④治急性支气管炎:马兰根60~120g,豆腐1~2块,放盐煮食。(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附注】孕妇慎服。

马兰

615.钻叶紫菀

【别名】瑞连草、土柴胡、九龙箭。

【拉丁学名】Aster subulatus Michx.

【分类地位】菊科,紫菀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20~200cm。茎基部略带红色,光滑无毛,上部多分枝。叶互生,无柄;基部叶倒披针形,花期凋落;中部叶线状披针形,长6~10cm,宽4~10mm,先端尖或钝,全缘;上部叶渐狭,线形。头状花序顶生,排成圆锥花序状,直径约1cm;总苞钟状;总苞片2~3层;舌状花细狭,小,淡红色;管状花多数,短于冠毛。瘦果具棱,略有毛。花期8~10月。

【分布生境】原产北美洲。重庆有逸为野生的。产于纸厂湾一带低海拔地区,生于山坡路旁沟边草丛中。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8~10月采收。

【药性功能】苦、酸、凉。无毒,清热解毒。

【主治病症】湿疹,肿毒。

【用量用法】20~30g,水煎服。外用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湿疹:钻叶紫菀全草30g,水煎服。

②治肿毒:钻叶紫菀全草,捣烂敷患处。

(①②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钻叶紫菀

616.琴叶紫菀

【别名】岗边菊、大风草。

【拉丁学名】Aster panduratus Neex ex Walper

【分类地位】菊科,紫菀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全株具白色粗长毛及腺体,上部多分枝。基生叶花期凋落;茎中部叶矩圆状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5~2.5cm,先端急尖或钝,有尖头,基部扩大成心形或有圆耳,半抱茎,全缘或具波状钝齿;上部叶渐小,卵状椭圆形,全缘,先端钝,基部呈圆耳状,半抱茎;全部叶质较厚,两面均有长贴毛和密短毛及腺,下面沿脉及边缘有长毛。头状花序直径1.5~2.5cm,在枝端单生或排成疏伞房花序状;总苞半球形,长5mm,宽6~8mm,总苞片3层,外层革质,有密短毛及腺,内层边缘膜质,无毛;舌状花1层,约30朵,淡紫色;筒状花有短毛,裂片5。瘦果卵状长圆形,长约3mm;冠毛白色或稍红色。花期8~11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强盗湾等地,生于山坡灌丛及路旁沟边。巫山、黔江、南川、合川、北碚等区县,海拔250~15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辛、苦、温。温中散寒,止咳止痛。

【主治病症】肺寒喘咳,慢性胃痛。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

琴叶紫菀

617.三脉紫菀

【别名】山白菊、野白菊、田边菊、红管药、三褶脉紫菀、毛柴胡。

【拉丁学名】Aster ageratoides Turcz

【分类地位】菊科,紫菀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直立,有棱及沟,被短毛,基部有时带红色,有上升或开展的分枝。下部叶宽卵形,急狭成长柄,在花期枯落;中部叶椭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上部叶向上渐小,边缘有浅齿或全缘;全部叶均纸质,上面有短糙毛,下面有短柔毛,具腺点,有离基三出脉,侧脉3~4对。头状花序,直径1.5~2cm,排列成伞房状或圆锥伞房状;总苞半球形或近钟形,总苞片2或3层,外层最短,内层条形,均钝头,边缘膜质,有纤毛;周边舌状花为紫色或白色,长5~6mm,中部管状花黄色,瘦果扁,具棱,被微毛。冠毛浅红棕色或污白色,长4~5mm。花期9~12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斩龙垭、绍隆寺、缙云寺、景家坪等地,生于林下、林缘及沟谷湿润处。奉节、开州、万州、酉阳、石柱、黔江、武隆、南川、涪陵,丰都、忠县、万盛、綦江、江津、巴南、璧山、北碚,海拔250~20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及根入药。

【采集期】7~10月采收。

【药性功能】辛、苦、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凉血止血,利尿。

【主治病症】感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腮腺炎,乳腺炎,肝炎,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外用治痈疖肿毒,外伤出血。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山白菊30g,水煎服。(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百日咳:三脉菀全草、忍冬藤15g,球子草4.5g,水煎,分2次服。

③治乳腺炎:三脉菀根30g,水煎服。

(②③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三脉紫菀

618.一年蓬

【别名】治疟草、女菀、野蒿、牙肿消、千层塔。

【拉丁学名】Erigeron annuus(L.)Pers.

【分类地位】菊科,飞蓬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100cm,全株被平展粗毛。茎直立,上部分枝,基生叶丛生,有长柄;叶片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1.5~3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边缘有不规则粗齿;茎生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叶柄向上渐短至无柄。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或圆锥状,总苞片3层,边缘膜质,外层中肋有节状毛。外围两层舌状花为雌花,白色或天蓝色;中部两性管状,黄色;瘦果披针形,压扁,冠毛异形,在雌花有一层极短,连成环状的膜质小冠,在两性花有一层极短的鳞片状和10~15条糙毛。花期5~9月。

【分布生境】产于澄江大沱口、北温泉等地,生于路边及河边。原产美洲。巫溪、万州、酉阳、黔江、南川、北碚,海拔100~20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5~8月采收。

【药性功能】微苦、凉。清热解毒,止血,健脾、消食、截疟。

【主治病症】胃肠炎,淋巴结炎,牙龈炎,消化不良,血尿,疟疾,毒蛇咬伤。

【用量用法】30~60g,水煎服。外用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淋巴结炎:一年蓬基生叶90~120g,加黄酒30~60mL,水煎服。

②治胃肠炎:一年蓬全草、鱼腥草、龙芽草各60g,水煎,冲蜂蜜服,早晚各1次。

③血尿:一年蓬全草或根30g,加蜂蜜和水适量,蒸服,连服3次。

(①~③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④治牙龈炎:鲜一年蓬捣烂绞汁涂患处。每日2~3次。(出自《安徽中草药》)

一年蓬

619.白酒草

【别名】山地菊、酒药草、刀口药。

【拉丁学名】Conyza japonica(Thunb.)Less.

【分类地位】菊科,白酒草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5~50cm。茎直立,少分枝或不分枝,全株被长柔毛或粗毛。单叶互生;下部叶椭圆形或长圆形,边缘有疏齿;中部叶和上部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半抱茎,边缘有疏齿,全部叶两面被白色长柔毛;基生叶具短柄。头状花序数个密集成伞房状,稀单生,总苞钟状,总苞片2~3层,边缘膜质,缘花2至多层,舌片成丝状,带紫色,雌性,内部两性花管状,黄色。瘦果小,长圆形,黄色,扁,有2~5棱,冠毛污白色稍红色。花果期3~9月。

【分布生境】产于何绍良湾、杉木园、接官亭等地,生于山坡草地,林缘、路旁、沟谷及田边。南川、北碚,海拔650~12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药用。

【采集期】7~10月采收。

【药性功能】消炎止痛,祛风化痰。

【主治病症】肋膜炎,肺炎,喉头炎,小儿惊风。

【用量用法】9~15g,水煎服。

【附方】①治肋膜炎:白酒草根15g,杏叶防风12g,水煎服。

②治小儿肺炎:白酒草须根1.5~3g,竹叶5片,红糖1.5g,水煎,香油5滴为引。

③治小儿惊风:白酒草9g,生姜3g,靛蓝0.3g,水煎服。

(①~③方出自《曲靖专区中草药手册》)

白酒草

620.小白酒草

【别名】加拿大蓬、小蓬草、小飞蓬。

【拉丁学名】Conyza Canadensis(L.)Cronq

【分类地位】菊科,白酒草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具锥形直根。茎圆柱状,直立,高30~150cm,被疏长硬毛,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基部叶花期常枯萎,下部叶倒披针形,长6~12cm,宽1~2cm,边缘有锐齿或全缘;中上部叶较小,线状披针形或线形,全缘或有齿。头状花序具短梗,径约4mm,多数排列成圆锥状或伞房状;总苞片2~3层,条状披针形,长短不等,近无毛;花序外围雌花小,舌片白色,中部两性花管状,黄色,5齿裂,雄蕊5,柱头2裂。瘦果微被毛;冠毛一层,污白色。花果期5~12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山各地。重庆各区县,海拔200~2000m广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5~7月采收。

【药性功能】辛、微苦、凉。清热利湿,散瘀消肿。

【主治病症】痢疾,肠炎,肝炎,胆囊炎,中耳炎。外用治牛皮癣,跌打损伤,疮疖肿毒,风湿痹痛,外伤出血,眼结膜炎。

【用量用法】15~30g,煎汤内服。外用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患处。

【附方】①治细菌性痢疾、肠炎:全草30g,水煎2次,合并煎液,分3次服。

②治牛皮癣:鲜叶适量,揉烂擦患处,每天1~2次。对脓疱型、厚痂型宜先煎水洗,待好转后或痂皮软化剥去后才用鲜叶擦,如见血露点,仍可继续擦。牛皮癣消失后,仍坚持擦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①②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小白酒草

621.香丝草

【别名】野塘蒿、火草苗、小山艾。

【拉丁学名】Conyza banariensis(L.)Cronq

【分类地位】菊科,白酒草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70cm。根纺锤形。茎直立,上部分枝,被开展性细软毛。叶互生;基部叶披针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齿裂或羽裂,有柄,花后凋落;茎生叶线形,向上渐窄,全缘,无柄。头状花序在枝端排列成总状或圆锥状,总苞片2~3层,线形;雌花多层,花冠舌片不明显,白色;两性花管状,淡黄色。瘦果长圆形,扁平,有毛;冠毛1~2层,淡红褐色。花期5~10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山各地,生于荒坡、田边、路旁。南川、丰都、北碚,海拔200~25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7~10月采收。

【药性功能】苦、凉。清热去湿,行气止痛。

【主治病症】感冒,风湿性关节炎,遗精,白带,疮疡脓肿。

【用量用法】9~15g,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香丝草

622.东风草

【别名】大头艾纳香、华艾纳香、白花九里明、毛千里光。

【拉丁学名】Blumea megacephala(Randeria)Chang et Tseng.

【分类地位】菊科,艾纳香属。

【形态特征】攀缘灌木状草质藤本,高1~3m。基部通常木质化,小枝蔓延,有疏或密的黄褐色短柔毛,幼枝及花序毛更密。单叶互生;叶片卵形,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7~10cm,宽2.5~4cm,先端短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具小尖的硬齿,上面粗糙,无毛,下面有疏短毛或无毛;叶柄短,长可达6mm,密生短毛。头状花序大,直径14~20mm,梗长达2cm,密生短毛,通常1~7个在小枝顶端排成总状或近伞房状,再排成大型具叶的圆锥状花序;总苞半球形,总苞片5~6层,被毛和腺;花序托平,被白色密长柔毛;花黄色,雌花多数,丝状,有微毛,两性花花冠管状,被白色多细胞节毛,檐部5齿裂。瘦果圆柱形,有10条棱;冠毛白色。花果期12月至次年4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后山,生于林缘或灌丛中及山坡向阳处。重庆东部及南部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7~10月采收。

【药性功能】微苦、淡、微温。祛风除湿,活血调经。

【主治病症】风湿骨痛,跌打肿痛,产后血崩,月经不调。外用治疮疖。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外用鲜草捣烂敷患处。

【附方】治风疹:毛千里光、夜交藤各9g,十大功劳叶12g,水煎服。(出自《万县中草药》)

东风草

623.馥芳艾纳香

【别名】大毛香、香艾、山风、香艾纳。

【拉丁学名】Blumea aromatica DC.

【分类地位】菊科,艾纳香属。

【形态特征】直立草本,高0.5~3m。茎基部木质化,有分枝,具粗沟纹,密生黄褐色腺毛和长节毛。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8~25cm,宽3~6cm,基部渐狭成宽叶柄,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上面有长伏毛,下面密生黄褐色腺毛和长节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顶生或腋生的大圆锥状,直径10~15mm,梗长15mm,密生腺毛和长节毛;总苞半球形;总苞片5~6层,矩圆状披针形,长1~10mm,密生腺毛或短柔毛;花序托平,蜂窝状;花黄色,雌花2~3齿裂,两性花花冠裂片三角形。瘦果圆柱形,有12条棱,被柔毛;冠毛棕红色至淡褐色。花期10月至次年3月。

【分布生境】产于绍隆寺至杉木园一带,生于林缘荒地及山坡路旁。酉阳、黔江、石柱、彭水、武隆、涪陵、南川、万盛、綦江、江津、渝北、合川、北碚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8~10月采收。

【药性功能】辛、微苦、温。祛风消肿,活血止痒。

【主治病症】风湿性关节痛,皮肤瘙痒,外伤出血。

【用量用法】9~15g,水煎服或泡酒服。

【附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痛:香艾纳9~15g,浸酒或水煎冲酒服。

②治湿疹、皮肤瘙痒:鲜全草煎水洗,或用鲜叶捣烂涂敷。

③治外伤出血:叶研粉撒布伤处。

(①~③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馥芳艾纳香

624.柔毛艾纳香

【别名】红头小仙、紫背倒提壶、紫色花。

【拉丁学名】Blumea mollis(D. Don)Merr.

【分类地位】菊科,艾纳香属。

【形态特征】草本。高15~60cm,有直根及纤维状叉开的侧根。茎直立,具沟纹,被白色柔毛及腺毛。单叶互生;下部叶有短柄,上部叶无柄;叶片倒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10cm,宽0.5~3cm,先端钝或尖,基部变狭成短柄,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两面密生长柔毛和腺毛。头状花序多数,3~5密集成聚伞状,生于枝顶或叶腋,再排列成大型圆锥状花序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4~5层,条形,密生长柔毛及腺毛;花序托稍扁平,蜂窝状,无毛;花紫红色或其下部为淡白色;雌花多数,花冠檐部3齿裂;两性花花冠檐部5齿裂。瘦果圆柱形,被柔毛;冠毛白色。花期几乎全年。

【分布生境】产于马鞍岭一带,生于空旷草地或田间路旁。重庆东南及北碚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7~10月采收。

【药性功能】微苦、平。消炎,解热。

【主治病症】肺炎,咳喘,胸膜炎,乳腺炎,口腔炎,湿疹,皮肤瘙痒。

【用量用法】9~15g,水煎服。治口腔炎:鲜叶数张,搓烂冲开水含服。

【附方】治湿疹、皮肤瘙痒:柔毛艾纳香煎水熏洗或鲜品捣汁涂(出自《湖南药物志》)

柔毛艾纳香

625.珠光香青

【别名】山秋、大火草、毛女儿草、牛舌草、大叶白头翁。

【拉丁学名】Anaphalis margaritacea(L.)Benth. et Hook. f.

【分类地位】菊科,香青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体密被白色绵毛。根状茎木质,横走或斜升。茎直立,基部半木质。单叶互生;无柄;叶片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有小尖头,基部渐狭,半抱茎,上面被蛛丝状绵毛,下面被灰白色至红褐色蛛丝状厚绵毛,全缘;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长4~6cm,宽5~8mm;上部叶渐小。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复伞房状;总苞宽钟状或半球状,直径8~13mm,总苞片多层,基部淡褐色,上部白色,被毛。雌株头状花序外围有多层雌花,中部有3~20朵雄花;雄株头状花序外围有少数雌花,其余为雄花。瘦果长圆形,有腺点。花果期8~11月。

【分布生境】产于石华寺、杉木园及范家沟等地,生于山坡、路旁及林下。巫溪、奉节、万州、云阳、忠县、丰都、酉阳、黔江、石柱、武隆、南川、万盛、綦江、江津、璧山、合川、北碚,海拔300~20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带根的全草入药。

【采集期】6~7月花苞初放时连根挖。

【药性功能】甘、微苦、平。清热解毒,祛风通络,驱虫,燥湿。

【主治病症】感冒、牙痛、痢疾、风湿关节痛、蛔虫病。外用治乳痈,瘰疬,刀伤,跌打损伤。

【用量用法】10~30g,煎汤服。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珠光香青

作者:江广渝 江宁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