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缙云山药用植物》 | (三) 被子植物门(A.双子叶纲 醉鱼草科)

发布日期:2020-08-04 19:05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572.驳骨丹

【别名】七里香、白埔姜、水杨柳、白鱼尾、白背叶、白背枫、狭叶醉鱼草。

【拉丁学名】Buddleja asiatica Lour.

【分类地位】醉鱼草科,醉鱼草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m;小枝圆柱形,嫩时被白色或浅黄色绒毛。单叶对生;叶柄长2~6mm;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cm,宽1.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细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有白色或浅黄色绒毛。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5~20cm;花萼4深裂,长2~4mm;花冠白色,花冠筒长2~4mm,冠檐4裂,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2室,柱头2裂。蒴果椭圆形,花萼宿存。种子小,多数。花期1~10月,果期3~12月。

【分布生境】北温泉及缙云山附近有栽培。巫溪、开州、武隆、北碚,海拔200~23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株药用。

【采集期】根、茎全年可采,叶8~9月采。

【药性功能】辛、苦、温。有小毒。祛风利湿,行气活血。

【主治病症】产后头风痛,胃寒疼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腹胀,痢疾。外用治皮肤湿痒,阴囊湿疹,无名肿毒。

【用量用法】15~30g,煎汤服。外用适量煎水洗。

【附方】①治风湿性心脏病:驳骨丹根60g,炖水鸭服。

②治阿米巴痢疾:驳骨丹30g,麦芽、山楂各9g,水煎服。

(①②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③治跌打肿痛、骨折:白背枫根20~25g,水酒各半煎服。并用鲜叶捣烂外敷。(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驳骨丹

573.大醉鱼草

【别名】大叶醉鱼草、酒药花、酒曲花、大蒙花、紫花醉鱼草。

【拉丁学名】Buddleja davidii Franch.

【分类地位】醉鱼草科,醉鱼草属。

【形态特征】灌木,高3~5m。枝长而开张,幼枝具4棱,密被白色星状绵毛,小枝常下垂。单叶对生;叶柄短;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10cm,宽0.5~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细锯齿,上面暗绿色,光滑,下面密生星状绒毛。由多数小聚伞花序集成穗状的圆锥形花枝;花芳香,淡紫色;花萼4裂,密生星状绒毛;花冠筒细而直,长0.7~1cm,外面疏生星状绒毛及鳞毛,喉部橙黄色;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无毛。蒴果线状长圆形,长6~9mm,无毛或略有鳞毛;种子多数,长椭圆形,两端有长尖翅。花期5~8月,果期6~10月。

【分布生境】产于杉木园针阔叶林中及三花石河边草丛中。城口、巫山、巫溪、开州,万州、奉节、石柱、酉阳、秀山、黔江、南川,海拔200~28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皮及枝叶入药。

【采集期】7~10月采枝叶,春秋季挖根。

【药性功能】辛、微苦、温。有毒。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杀虫,止痒。

【主治病症】风寒咳嗽,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疖,妇女阴痒,麻风,脚癣。

【用量用法】9~15g,煎汤或泡酒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治妇女阴痒:酒药花15~30g,棉花籽9g,捣烂,制成栓形,用布包好塞阴道内。(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大醉鱼草

574.密蒙花

【别名】米汤花、羊耳朵、蒙花、黄花醉鱼草。

【拉丁学名】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

【分类地位】醉鱼草科,醉鱼草属。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1~3m;小枝稍披散,微具四棱,密被白色星状毛及茸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1~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生小锯齿,上面被细星状毛,下面密被灰白色至黄色星状茸毛。聚伞圆锥花序顶生,长5~10cm,密被灰白色柔毛;花萼4裂,外面被毛;花冠浅紫色至白色,花冠筒长1~1.2cm,筒内面黄色,芳香;雄蕊4,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子房上位,顶端被毛。柱头膨大,长卵形。蒴果长卵形,长2~6mm,2瓣裂,种子多数,细小,两端具翅。花期2~3月,果期5~8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林下。奉节、万州、忠县、南川、江津、北碚,海拔250~20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花蕾、根、叶入药。

【采集期】2~3月采花蕾及叶,根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甘、微寒。润肝明目,祛风清热,退翳,凉血。

【主治病症】目赤肿痛,羞明怕日,多泪多眵,翳障遮目,眼目昏暗,视物不清。

【用量用法】6~15g,煎汤服,或入丸、散。

【附方】治夜盲:密蒙花15g,青葙子15g,草决明12g,各为细末,放猪肝内煮熟后焙干,加车前子、乌贼骨、夜明砂各9g,共为细末,早晚各服9g,开水送服,连服3剂。(出自《甘肃中医验方集锦》)

密蒙花

(作者:江广渝 江宁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