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 第二章 农业生产文化的开发(第一节 种植业生产文化的开发 2)

发布日期:2020-08-02 17:03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二、种植业中水稻生产文化的开发

稻谷作为主要的粮食,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稻米及其副产品中摄取60%~70%的能量。稻谷生产系统及相关的收获后经营,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近10亿人提供了就业,世界稻米的4/5是由低收入国家的小规模农业生产者种植的。对我国南方大部分人口来说,稻米就是生命,并深深植根于许多社会的文化遗产之中。长江流域孕育中华文明的各种文化(渔盐、水利、丝绸、稻作、陶瓷、园艺、茶、船运文化等),其中的稻作文化,便是各种文化中的杰出代表。民以食为天,大米是南方人口的主食,在我国南方,稻作生产是重头戏,因此,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中应重点在稻作文化上做文章,突出对稻作文化的开发。

(一)建立稻作农耕文化博物馆

构建农耕文化展览室。为了方便旅游者对农耕文化的直观认识,在乡村构建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室,现在,湖南省的一些地方政府、组织或私人,已经建立了农耕文化展馆、农耕文化园,如耒阳、衡山、郴州、新化等地的农耕文化博物馆。还有一些地方正在筹建、启动和即将建成农耕文化园或相关博物馆。

注重搞好以水稻为主题的农耕文化展馆设计和布展。稻作文化博物馆主要包括实物模型、图片文字、纪念商品等。展馆布展的核心内容由稻作农耕文化实物区和民俗文化演绎区组成,设计理念古老而新鲜,基本能体现本地厚重的历史积淀与灿烂的农耕文化原生态特征。这里可以陈列破损的犁头、木楔、筐篮、泥坛、陶罐、风车、石磨,各种各样粗拙凹损的锨耙农具,蓑衣、牛犁、牛缰绳,灶台、独轮车,用纸筋废帛扎好,再用糨糊粘成大小不一带盖子的盛物器具,以及不同形状的多用泥皮与树条、草秆编织而成的粮筐、粮柜、粮仓。

农耕文化博物馆特色,应以稻作农业文化为主题,以乡村自然风光、田园作物、耕作场景为背景,以劳动工具、作物标本、生活器具为特色,以实物展示和文字介绍为主要方式,让人充分感受农业情怀和情趣,获得更多的科普知识和农业知识;营造人与农业关系。农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石,乡村旅游应使参观者领略回归田园雅趣、回归自然的乐趣。

1.经典实物工具收集配套

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是人们在农业生产、农村日常生活中发明创造的各类实用工具,其发展历程代表着一个地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作为农业文明的主体,蕴含着厚重而又丰富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已渐行渐远;农耕时代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式各样的农具和生活用具,有的为新式用具所替代,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有的则毁损消逝,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有的手工工艺技术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况。因此,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与自然遗产资源,收集整理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实物及其技艺资料,建设存放、保护、展览博物馆,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需要,是启迪教育后人的需要,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对建设美好家园、激发爱国热情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

图 2.1 20世纪50年代的风车 用途:风谷去秕

图 2.2 民国时期的舂杵、舂臼 用途:脱(碎)粒、打糍粑

图 2.3 20世纪70年代的大谷仓 用途:盛谷物等

图 2.4 清末膊舂臼 用途:踏米(粄)

图 2.5 20世纪50年代的打谷机 用途:谷物脱粒

图 2.6 20世纪50年代的小磨石 用途:磨米(豆)

图 2.7 20世纪50年代的大木桶 用途:盛谷

图 2.8 20世纪50年代的拌桶 用途:水稻脱粒

图 2.9 20世纪80年代的牛轭 用途:驶牛

图 2.10 20世纪50年代的犁 用途:翻整田地

图 2.11 20世纪50年代的耙 用途:平整水田

图 2.12 20世纪60年代的蓑衣 用途:防雨

炎帝始作耒耜,教民农耕,种五谷,奠定了农耕基础,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作为炎帝神农氏南巡及陵寝福地的湘楚大地,其农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手工艺门类齐全,农耕器具和手工艺器具及其制品种类繁多,匠人辈出,充分展现了湖湘地区人民群众的勤劳和智慧。广泛征集或收购湖湘地区农村历代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及其制品,抢救性地挖掘收集闲置、破败和濒临消失的传统农耕民俗文化遗物,诸如农村中传统的犁耙绳索、扁担锄头、蓑衣斗笠、风车水车、拌桶谷仓、推子碾子、畚箕簸团、筛子篮子、篾箩皮箩、石碓石磨、独轮小车、柴刀斧头、镰刀撮箕、织布纺车、草鞋耙头,等等,不求全面,但是求真、求实,要具有代表性,宁缺毋仿,宁旧毋新,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反映传统农耕民俗用品用具的风貌。在投入成本上要加以控制,避免铺张浪费,体现节约意识。因为农具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四处搜集农耕农具而有时看到中意的农具,老农不愿出售时,可承诺把产权留给老农们,将作者的名字刻于器具上,用于展示用途,绝不私自售卖。这样能有效地搜集更多的农具,存放于展示馆内。农耕文化展馆四周墙上可用黄麻草、竹子装饰,或配以相关的背景图片;里面摆放着蓑衣、秧盆、镰刀、晒谷席等不同农具,每件农具上都详细标注用途。

图 2.13 农耕文化展览馆(a)

图 2.13 农耕文化展览馆(b)

图 2.13 农耕文化展览馆(c)

2.图片、文献等农业文化遗产利用与配套

(1)与农耕文化展馆配套的图片展示必不可少

发展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窗口”建设十分重要。必要的农耕文明展示,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生产文化的开发,强调精神思想理论的推崇和实践技能展示。精神食粮的开发,可在水稻生产的发展整体中寻找文化素材。对于难以搜集的农具,如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作工具,则以图片为主。对主要农具的图片及介绍说明,采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诠释和说明。从稻作文化的工具发展演变入手,以图片的形式,宣传稻作生产工具的发展、演变过程。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农民回味过去,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又可让对农耕文化陌生的城市居民、青少年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唤醒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图 2.14-a 古代耕田工具(耒耜)

图 2.14-b 近代耕田工具(锄头)

图 2.14-c 现代耕田机械(旋耕机)

图 2.15-a 古代耕田工具(木犁)

图 2.15-b 近代耕田工具(铁犁)


图 2.15-c 现代耕田机械(耕田机 1)


图 2.15-c 现代耕田机械(耕田机 2)

图 2.16-a 古代播种工具(耧车)

图 2.16-b 现代播种机械(播种机 1)

图 2.16-b 现代播种机械(播种机 2)

图 2.17-a 古代插秧工具(秧马)

图 2.17-b 现代插秧机械(插秧机 1)

图 2.17-b 现代插秧机械(插秧机 2)

图 2.18-a 古代抽水工具(翻车 1)

图 2.18-a 古代抽水工具(翻车 2)

图 2.18-b 现代抽水机械(抽水机)

图 2.19-a 古代运输工具(独轮车)

图 2.19-b 近代运输工具(牛车)

图 2.19-c 现代运输工具(拖拉机)

图 2.20-a 近代收割拌禾工具(拌桶)

图 2.20-a 近代收割拌禾工具(脚动打禾机)

图 2.20-b 现代收割工具(联合收割机)

图 2.21-a 近代运谷物工具(箩筐扁担)

图 2.21-a 近代运谷物工具(运粮小推车)

图 2.21-b 现代谷物运输机械(运粮车)

图 2.22-a 天然晒谷场

图 2.22-a 简易竹制晒垫

图 2.22-b 现代化机械烘干机

图 2.23-a 近代谷物碾磨具(石磨)

图 2.23-b 现代谷物加工机械(打米机)

图 2.24-a 近代谷物清选机(簸箕)

图 2.24-a 近代谷物清选机(风车)

图 2.24-b 现代谷物清选机械

图 2.25-a 近代整田器具(枰杷)

图 2.25-a 近代整田器具(牛耙)

图 2.25-b 现代整田机械

(2)传统经典农业文化展示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中国的农耕史实际上也就是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自从中国人在1万多年前学会了种植水稻以后,中华文明就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人的水稻不但养活了全人类20%以上的人口,而且还将先进的中华文明传播到西方。中国稻作历史悠久,在古黔中地区的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发现了15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尽管它还只具备了人工驯化的一些痕迹,但它却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人类自己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第一个农作物品种,是全世界耕作农业的萌芽。早在7000年前我国就栽培水稻,并有籼稻、粳稻之分,且稻种资源繁多,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关于五谷,早在战国时成书的《论语微子》就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记载,五谷即黍、稷、麦、菽和稻。《管子》常常将五谷和六畜、“桑麻”并提。当时粮食、园艺、畜牧收入之比为60:20:20,这还未包括桑麻渔采,可见是多种经营。我国不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而且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产生了丰富的农学思想和农学典籍;2000年前的《诗经》《周礼》《吕氏春秋》和以后的《齐民要术》《农桑要诀》《农桑辑要》《理生玉镜——稻品》《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历史名著中,都有种稻经验的精辟论述;此外还有《氾胜之书》《四民月令》《耒耜经》《补农书》等。这些卷帙浩繁、体系完整的历代农书,记载了传统农业技术与农学思想,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奠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农学思想,以整体、辩证、发展为特点,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成就了中华农业的长盛不衰。古代重要的农学理论有:人、地、天三者协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业生产原则;总结和推广轮作复种制,以提高土地使用率和保持土壤肥力;农耕与水利并重,注重兴修水利和水土平衡;注重农具的改良和农具动力的改进,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等。我国四大农业文化遗产:浙江省青田县“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云南省红河的“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省万年县的“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的“侗乡稻鱼鸭系统”,其农业生产的经典文明更是延续至今并得到大力推广,其生产方式均与稻作有关。我国古代留下的宝贵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中值得宣扬、传播和继承。以乡村农业文化旅游为媒介,通过农业文化公园或农耕文化展示馆的形式加以布展,使广大游客从中获得知识和精神养料。

稻作文化奠定了湖湘文化的基础。经典例证:自古以来,洞庭湖平原就是我国的主要产粮地区,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湖广两省作为产粮大省,维系着国家的粮食命脉。现代考古发现表明,湖南和洞庭湖水系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文化发源地。在湖南省的湘南道县玉蟾岩和湘北澧县的彭头山的新石器遗址中,均发现有1万年前的人类最早期种稻的遗迹及古栽培稻碳化的实物种子……马王堆汉墓发现2000多年前的碳化的稻谷;在株洲的茶陵县严塘镇艾里村的“湖里湿地”内,目前还有我国已知的唯一保存完整的野生水稻资源。同样,在茶陵独岭坳遗址也出土了距今7000多年的古栽培稻遗存;考古研究揭示了我国湖湘地区原始先民从野生稻,经驯化转为人工栽培稻的稻作文化历史发展历程。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述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国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有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文化系统稻作梯田系统生态景观。为何海拔1000米以上的陡坡山区会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的景观?紫鹊界梯田的生态系统、农业价值、文物价值和文化景观以及高山梯田系统独特的水循环系统,都具有无与伦比的科研价值,值得宣传和了解。水稻生产方面,我国科学家在矮化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的杂交水稻、超级稻育种、水稻生物技术研究等方面,均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这一领域,湖南农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代科学家袁隆平更是把人类种稻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湖南是我国水稻生产第一大省,水稻产量一直在全国居第一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上案例说明,稻文化情结已深深植根于湖南农业当中。湖湘文化与稻作文化深厚的渊源关系,可作为湖南省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的经典案例,以图片展示或文字介绍的方式展示提供给游人。

稻作文化博物馆的精神遗产还可以从稻作文化的外延入手。自从稻谷被古代中国人发现并栽培种植以来,就孕育了多种文化成果,从物质上的生产工具,到精神上的神话传说、宗教、生产习俗、生活方式、生产技术乃至饮食文化等,无所不包。用一句与稻谷(米)有关的经典的话来讲,就是“无米不成炊!”中国人最常打招呼的语句是“你吃饭了吗?”这可能就是稻米文明的最佳代表。中国自古便有开门七件事之说,即“柴,米,油,盐,酱,醋,茶”,足见中国人视米为主食之重视程度。稻米文化是一种精深融和的民众文化,例如文化语言的开发:在汉语里,“精”和“粹”的词义是精选的米,经过演变就产生了诸如精心、精英、精彩、精妙、精练、精髓、精研、精神、精深等词汇,引申为成语有精打细算、精兵简政、精明强干等。由米组成的词和成语也有很多,例如“米盐博辩”,比喻议论广博细微。又如,与水稻相关的成语,带“谷”字的成语:五谷丰登、积谷防饥、谷贱伤农、五谷不分、陈谷子烂芝麻;带“米”字的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米粒之珠,十米九糠,柴米夫妻,画沙聚米,米盐博辩,舐糠及米,无米之炊,柴米油盐,简丝数米,米已成炊,数米而炊,唱沙作米,聚米为谷,米珠薪桂,数米量柴,鱼米之乡,吹糠见米,聚米为山,巧妇难为等米下锅,粒米狼戾,山川米聚,水米无交,斗米尺布,粒米束薪,生米煮成熟饭,偷鸡不着蚀把米等。此外,相关的古诗对稻作生产均有描述,如:《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忆昔》(唐朝诗人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稻米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稻文化是南方地区最基本和最深厚的农业文化。稻米塑造文化和饮食习惯。稻米传统上和鱼、肉或豆类、蔬菜同食,具体习惯依地区而定。在饮食等方面,稻米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如长江流域的居民大多以稻米为主食,他们用稻米为原料,发明了粽子、元宵、米粉、年糕、清明团子、发糕、糍粑等大量的食物品种,并给它们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食用稻米的独特方式或与之关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稻米塑造了酒文化、茶文化。古今美酒话杜康,细究源头本是粮。酒源于米粮,它是米粮的酿制品。没有米粮,何来之酒?谈什么酒文化?!我国最早的黄酒就是用精白糯米、小麦为主发酵酿制而成的。光吃饭不喝茶不行,中国人有饭后饮茶的习俗。吃完主食米饭之后,要喝一点茶以帮助消化胃中的食物,茶文化是在饮食文化之后才逐渐形成的。中国稻作文化广博精深,具有海阔天空的宽广性和高深奥妙,丰富多彩,有各具特色的系统性。

(3)开发农耕文化旅游商品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提供了平台,旅游商品是旅游三要素之一,对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示范点应建立完善旅游商品市场,为游客提供购买具有农耕文化特色工艺美术品、农产品的场所。可在农耕文化展馆或稻作博物馆旁设计乡土气息浓郁的一个小商店,以出售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乡村旅游商品要融农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融趣味性与文化性为一体,为旅游者提供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旅游商品。商品主要包括各种工艺美术品、特色作物标本、文物及复制品、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旅游日用品及各种零星用品。一些农家乐特色示范村目前的旅游商品主要集中于农产品,如土鸡、鸡蛋、新鲜绿色蔬菜等,在农耕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方面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①工艺美术品:开发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工艺美术品作为旅游商品。将各种生产用具,如锄具、水车,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风车、独轮车等缩小体积加工成便于携带观赏的纪念品;或辅以农耕特色风景、再现农耕生产画面为方式的纪念品,包括各种趣味农具,如小风车、小箩筐、小纺车、小石磨、打谷机、小推车等模型。或仿制当地农产品特产如柑橘、桃子、杨梅等制作装饰用品,其他如粮仓等农用建筑也都可以根据其式样加工制成旅游商品,再现江南陶艺、布艺、竹编、刺绣、剪纸作品等传统工艺品。

图 2.26 各种农具实物模型、纪念商品(a)

图 2.26 各种农具实物模型、纪念商品(b)

图 2.26 各种农具实物模型、纪念商品(c)

图 2.26 各种农具实物模型、纪念商品(d)

图 2.26 各种农具实物模型、纪念商品(e)

图 2.26 各种农具实物模型、纪念商品(f)

②特色农产品:包括粗精加工的特色农产品和当地作物、瓜果、新鲜时令蔬菜等,均可作为旅游商品开发,成为旅游吸引力资源。并考虑进一步引进适合本地栽培的具有观、食两用的特色作物品种等。

图 2.27 特色农产品直销店(a)

图 2.27 特色农产品直销店(b)

图 2.27 特色农产品直销店(c)

图 2.27 特色农产品直销店(d)

图 2.27 特色农产品直销店(e)

图 2.27 特色农产品直销店(f)

(4)设立DIY(意为自己动手做,亲身参与)互动趣味活动室

农耕文化趣味馆中设计重在趣味性和纪念性,能够使游客流连忘返。一句话,就是开发具有“乡村旅游”特色的农耕博物馆商品文化。在游客参与娱乐的基础上,强调对当地传统农具及主要农作物产品的工艺商品设计与开发,突出其商品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①在互动趣味活动室,配置一些农业科普类图书,陈列与农业相关的诗词对联、农谚、成语典故等,供游客翻阅学习和欣赏。

②开发出售作物(如作物种子、花朵、叶片等)标本的精美挂件或纪念性商品。如镶嵌在有机玻璃中的五谷杂粮种子、蜡叶标本、漂亮叶子的镇纸,镶嵌在有机玻璃中由彩色米拼成的各种图案、主要姓氏的吊坠、手镯;镶嵌在有机玻璃中的精米微雕艺术品等,商品上均钤印有自己喜欢的商标(注:网上有专门的“米雕工艺品视频教程”可供学习)。

图 2.28 精美的米雕工艺品挂件(a)

图 2.28 精美的米雕工艺品挂件(b)

图 2.28 精美的米雕工艺品挂件(c)

图 2.28 精美的米雕工艺品挂件(d)

图 2.28 精美的米雕工艺品挂件(e)

图 2.28 精美的米雕工艺品挂件(f)

图 2.28 精美的米雕工艺品挂件(g)

③“DIY农趣活动室”配备好橡皮泥,用于泥塑设计塑造各种水果和动植物的动手活动、剪纸的实践操作(建议有专门人员指导)、植物叶拓、花拓,还可开展艺术插花、干花书签、花卉风景彩照等制作,以土特产的形式出售给游客当作旅游纪念品。如在DIY农趣活动室,设计有诸如“乡村农趣”“创意农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山林野趣”“世外桃源”“渔樵耕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华秋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田连阡陌”“岁稔年丰”“躬耕乐道'“不稼不穑”“瓜田李下”“五谷不分”“芝麻绿豆”“年年有余”“金枝玉叶”“桃李满天”“寸草春晖”“落叶归根”“绿树成荫”“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开花结果”“良莠不齐”“一草一木”“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出水芙蓉”“飞禽走兽”“岁寒三友”“野草闲花”“春兰秋菊”“鱼米之乡”“百花齐放”“郁郁葱葱”“雨后春笋”“望梅止渴”“投桃报李”'粗茶淡饭”“青葱岁月”“妙笔生花”“人非草木”“百年树人”等趣味文字的图章,以及主要农作物图案的象形图章;图章可设计成圆形、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星形、花朵形、树叶形等(此外,同一名称图章设计成阴文印和阳文印,既有红色的又有蓝色、绿色、紫色的,花样多多、趣味多多、丰富多彩);准备各种彩色布纹纸张,供钤盖趣味图章使用;这些花样繁多的图章满足游客钤印收集的需求。特别是游客可以自己动手设计个性图章,借助活动室中已有的制备好的骑缝章压制器、金属薄片、橡皮、软木、刻刀以及相关的制章工具、彩色印油等,让游客动手,设计并制备自己喜爱的印章。同时,该室配备有主要农作物种子、标本瓶盒、标签,指导游客自己动手制备作物种子标本,作为纪念品游客可带回家,以上2项活动均可满足一些游客的好奇心(建议活动采取收费管理的措施)。

乡村旅游业中,少年儿童的钱最好赚,家长爱自己的小孩,趣味无穷的东西最易吸引小孩;满足小孩好奇的愿望家长自然掏钱。在该室旁可单独设计4~5个沙画设计互动空间及剪纸活动室;相关技术人员先培训,后就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指导游客完成艺术创作,该项娱乐趣味无穷,可按小时或耗材收费。设计开发过程中坚持特色原则和文化内涵原则,忌雷同和庸俗化。通过对商品制作的展示,让游客以DIY的形式亲手制作有文化内涵的纪念品,有些游客及时拍照发微博和朋友圈,扩大了影响;同时,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满足游客好奇的心态。DIY农趣活动室重点突出其趣味性和纪念意义,同时由于纪念商品上钤印均有当地乡村旅游景点的商标,起到了宣传和辐射的作用。

此外,为突出农业旅游的趣味性,吸引广”大游客,提升乡野农趣特色,在DIY农趣活动室,水果收获季节可准备一些瓜果、马铃薯、香蕉和雕刻工具(大小刻刀、钻针等),让游客自创果蔬雕刻画,在西瓜、南瓜、黄瓜、香蕉等蔬菜水果上作画,趣味无穷(图2.29~图2.31)。

图 2.29 香蕉针刺画(a)

图 2.29 香蕉针刺画(b)

图 2.29 香蕉针刺画(c)

图 2.29 香蕉针刺画(d)

在香蕉皮上扎出一个个小洞,通过控制针洞的密度来塑造不同的质感和阴影,加上空气的氧化作用,香蕉皮就会呈现令人惊叹的画作。

图 2.30 西瓜雕刻立体作品(a)

图 2.30 西瓜雕刻立体作品(b)

图 2.30 西瓜雕刻立体作品(c)

图 2.30 西瓜雕刻立体作品(d)

图 2.30 西瓜雕刻立体作品(e)

图 2.30 西瓜雕刻立体作品(f)

图 2.30 西瓜雕刻立体作品(g)

图 2.30 西瓜雕刻立体作品(h)

图 2.30 西瓜雕刻立体作品(i)

图 2.31 南瓜雕刻立体作品(a)

图 2.31 南瓜雕刻立体作品(b)

图 2.31 南瓜雕刻立体作品(c)

图 2.31 南瓜雕刻立体作品(d)

西瓜、南瓜、冬瓜等瓜类,马铃薯、红薯等薯类作物雕刻创作,需先在瓜或块茎上设计好图案,然后勾勒出轮廓,再精雕细琢成型;虽耗时较长,但趣味无穷,初学者可进行简单的图案雕刻学习。雕刻西瓜的秘诀就在于冷藏,西瓜皮经过冷藏以后会变得更脆,更容易造型,可以做出很多细腻的造型。雕刻前先要用水将西瓜外皮洗干净,准备一把西瓜刀、一柄中型雕刻刀以及一支铅笔,一开始将准备雕刻的图案画在瓜皮上,然后用西瓜刀和雕刻刀将图案从中心逐渐往外围雕刻出来。食品雕刻没有捷径,只有靠反复的练习。当然,要雕刻出精品,自然需要时间的累积和一定的绘画艺术天分。

以上介绍的乡村旅游农耕文化展示馆及配套设施,是为让游客了解传统农耕文化,熟悉祖辈们的劳作工具、生活用具,切实感受过去人们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力量而专门设立的。通过游客的观摩和实践,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博览馆里收集展示各个历史时期的耕作工具、浇灌工具、运输工具、储存工具、加工工具、编织工具、量器用具、生活器具等具有江南特色的农耕工具。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展馆所展示的生产、生活类用具,均从老百姓家中搜集,旨在通过展示逐渐消失的农家器具,折射传统农耕生活,留存农村记忆。在方案设计上,要明确定位,具备旅游、宣传功能,体现科普性及互动性,以实物、模型、图片、文字等形式普及农业知识、宣传稻作文化,并可以让游客参与其中,切身体验感受。要体现一个导向性,就是要突出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宣传,要具备服务功能,体现实用性。力求图文并茂,物景重现,寻旧怀古,探寻乐趣。这样,展馆一件件古老的农具,一幅幅精美的图片,一幕幕逼真的场景,能将游客带入时光隧道,既感受农趣,领略乡土风情,又能感悟中华农耕文明的精髓。农耕文化展馆宜免费对外开放,让游客更好地亲近自然,体验农耕乐趣,探寻农耕印迹。

作者:陈灿 黄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