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日晚,谋道镇温家大院。
在傩戏班临时道具房里,杨仙姑打坐运功足足花了一个时辰,脸上才渐渐恢复了血色,汗透的衣衫也被自身的体热烘干了。但她的嗓子仍然发不出声来!她明白,自己是遭人暗算了,而且是极为厉害的对头!
她不明白的是,这些年来自己虽然结怨不少,但都是同行内一些不守规矩的人,或为色,或为财,大都遭到过她不轻不重的惩治。这些人虽然剑走偏锋各擅胜场,但功力平庸,自不量力,均不足与她抗衡。这些年来,她一直没有遇到过真正的对手,甚至一度认为除了神秘的七星老人外,天底下再无人能与之匹敌了!
但今天所遭遇的突然袭击,其来势凶猛霸道,让她手忙脚乱间好不容易稳住阵脚击退对手,自己已是受伤不轻。尤其是被对方下了哑咒,自己竟无法解开!很明显,对方露这一手,是要与自己来一场当面对决!
如此厉害的身手从天而降,到底所为何来?!
这时,温家大院内的傩技表演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掌声、欢呼声一阵阵传来,气氛十分热烈。杨仙姑对自己的班底非常满意,这些人都是她亲自调教出来的忠诚弟子,会竭尽全力支撑杨仙姑这块金字招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自己拆台难堪!
她起身在室内走了几圈,活动活动身子骨,然后重新打坐运功,凝神静气,让自己进入恍惚状态。不久,两眉间隐隐现出一团不住晃动的氤氲白光。慢慢止住晃动,白光渐明渐强,其间显现出一团朦胧的影子。如调焦一般,影子渐渐明朗清晰,她看到了自己的对手!那是一张陌生的狮子般的人脸,长发披肩,红光满面,鹰鼻阔嘴,浓眉大眼!
面对那双眼睛,杨仙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如鹰隼,似雄狮,阴险凶猛,冷峻威严,自有一股煌煌的霸气!
杨仙姑不敢退缩,她迎着那双眼,在冷静的审视中调适气度,挖掘自身所有能够与之相抗的能量,渐渐让体内的真气充溢圆满!
对方的眼睛也是不避不退,坦然相迎。她开始从那双眼中寻求自己需要的答案,她要弄清楚,对方攻击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此时,她自觉体内底蕴十足,目光渐渐犀利起来,变得咄咄逼人。但对方依旧冷峻坦然,让她感觉一拳击在棉花上,毫无着力之处。她继续催动内力,目光如剑,直向对方眼仁深处刺去。
效果不错!她见到了对方的反应,那双冷峻的大眼睛明显地眨了一眨,眼神似乎有了变化。变得更加炯炯有神,在那双眼睛深处,好像有某种东西燃烧起来。而且,这火焰从对方眼中喷出,似乎正向自己燃烧过来,她已明显地感受到一种温度,体内某处正在发热。这是一种让人舒适的温度,舒适得不忍离开对方那眼神。
先前,是在意志力支撑下的坚守;现在,则是受到一股磁力的牵引。杨仙姑如浴温泉,渐渐沉湎其中,如痴如醉……她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喉头的哑疾。
不知过了多久,杨仙姑在一阵燥热之中猛然警醒!仿佛从温泉中探出头来,被一阵清风拂过,迷醉的意识在清清凉凉中睁开了眼睛。她意外地觉察到,自己正微张小口,娇喘吁吁,全身已是香汗淋淋,欲火大炽。
她猛地站起身来,极度的震惊与恐惧有如倾盆大雨当头浇下,熊熊欲火瞬间熄灭,随即全身如坠冰窖,瑟瑟发抖!
对手神秘飘逸,法力深不可测!一番剑拔弩张倾尽全力的较量,竟出现了这样的结果!难道对手如此煞费苦心,就是为了贪图自己的美色?
几十年来,杨仙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她道法深厚,从来都是她占据主动、掌控局势。男人一旦入彀,就如同鱼儿上了她的砧板,只有心甘情愿任其摆布的份儿。如今,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被别人引入圈套,几乎毫无自控之力。好在及时警醒,以霹雳手段掐熄欲念!否则,反将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儿了。
“哼!好吧!”
杨仙姑在心里冷笑一声,脸上露出坚毅的表情,打开房门走了出去。那一刻,她咬牙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是她很久以来一直期待着的一个决定。此刻,当她终于做出这个决定时,心里一下闪过很多念头。其中,一个鲜活的身影频频浮现在她的脑海。
那是一个出身颇为蹊跷却又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儿。
小女孩出生在战乱年代,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是她母亲。但母亲在她不满两周岁时,就随国民党的一个团长走了,从此再无音讯。她被丢在沅江边一个小乡村的外婆家,成了一个无爹无娘的孤儿。她似乎对此并不在意,自幼便如男孩子一般顽皮好动。
六岁那年,她随着几个小孩儿一起去邻村看傩戏。那是一个路过的傩戏班,被村民临时凑钱留下,顺便演唱一场。台上唱的是《姜女下池》,她仗着个儿小,灵巧地从大人缝中挤到台前,被台上精彩的表演和唱腔吸引,小小年纪竟然听得如痴如醉。一个身穿戏服的大人被这小女孩儿的专注吸引,在一旁默默观察良久,然后蹲到她旁边,笑眯眯地说:“小妹儿,台上唱得好不好听?”
小女孩点点头,大大方方地说:“好听。”
大人又问:“你想不想唱?”
她瞪着一双大眼睛,望望台上,摇头说:“我唱不来。”
大人说:“我教你吧。”然后哼出一句,“姜女坐在八仙台……”
小姑娘只是扑闪着一双大眼睛,默默地望着那大人,并不吭声。大人说:“跟着我唱呀!来,姜女坐在八仙台——”
小姑娘略一迟疑,便大大方方开了口:“姜女坐在八仙台——”
稚嫩的童音清清亮亮,虽然吐字尚不清晰,那调子却显得波折婉转,有板有眼。那大人立即眉开眼笑,拍手说:“好好好!来,小妹儿,跟我来。”
那大人将她引到后台,不知从什么地方摸出几粒花纸包着的糖,塞到小姑娘手里,直夸她是唱戏的好苗苗。台上一结束,那大人马上吩咐收拾道具,悄悄带上小姑娘就走了。
从此,她成了戏班里人人争相宠爱的小公主,好吃好玩好穿的都尽着她,还纷纷教她唱戏。于是,她就跟着傩戏班四处漂泊,从来没有哭着喊着要回家去。
小女孩果然是块学戏的坯子,无论动作唱腔,一学就会。七岁就开始登台唱戏,人们给她起名叫“小孟姜”,到八岁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小角儿了。
在她记忆中,那是一生最幸福快乐的几年时光。几年后,傩戏被禁止,傩戏班也解散了,她被当初领她那大人带回家去,仍时时教她唱戏,疼爱有加。
那大人知道她没有父母,一开始就哄着让她叫“爸爸”。这“爸”也是真心疼爱她,以致自己的亲生子女常常说他偏心。但毕竟不是亲生的,这“爸”最终还是露出了他禽兽的一面。十四岁那年的一天夜里,她在熟睡中被那年近五旬的“爸”强奸了。她在撕裂般的疼痛中醒来,震惊愤怒中给了那“爸”一个响亮的耳光!
那“爸”突然一膝盖跪在她的面前,痛哭流涕,抡起两掌用力批自己脸颊,说自己一时鬼迷心窍,做出禽兽不如之事,悔之莫及,以后再不敢了,只求她能原谅。
她没有哭泣,也没说什么,只是一脚踢开“爸”,连夜从那家逃了出来!
朦朦夜色中慌不择路,她闯进一片林子,迷了路,这才伏在一块大石上呜呜哭泣起来。也不知哭了多久,她后来竟然在那石头上睡着了。
醒来时,但见月光满地,眼前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正满面爱怜地看着她。她悚然一惊,“啊”的一声坐起来,发觉身上披着一件长襟衫,连忙取了下来。
对面老太婆说:“披着吧孩子,不要着了凉。”
小姑娘问:“你是谁?”
“我无名无姓,你就叫我婆婆吧!”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呵呵,我也是路过这里,碰巧就看见了,这也是你我的缘分哩!我看得出,你刚刚受到过一场极大的伤害!……不要太过于伤心了孩子,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劫难。眼下,更大的劫难就要铺天盖地而来,连周围这些树木都无可避免哩!你还是跟我走吧!”
小姑娘望着那一头在月光下闪着银辉的白发,二话没说,就跟着婆婆走了。
那婆婆看似老迈体弱,步履却轻盈矫健。她领着小姑娘进了深山,在一处隐秘的草庵中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五年!
五年中,那婆婆从未向她讲过自己的身世,却让她修习呼吸吐纳之功,而且严加督促,不让有一天松懈。小姑娘也从不多问,只是默默遵从照做。小姑娘天资聪颖,悟性极高,修炼进展十分迅速。
这山中日月枯燥寂寞,一老一少两人,却相处甚宜,将日子过得有条有理,紧凑充实。
五年过去了,她不但习得一身精妙气功,人也长成一个高高挑挑的大姑娘了。尽管麻布粗衣,也掩不住她婀娜动人的身姿与天仙般的容颜。姑娘仍是寡言少语,每天只知勤学苦练。姑娘练功时,婆婆往往对着她一看半天,欣慰之余,最后又总是禁不住摇头叹息。
有一天,婆婆将她叫到身边,微笑着说:“你跟我上山来,有多长时间了?”
姑娘想也没想,脱口而说:“五年。”
“是啊,五年了,我们还没有在一起好好说过一回话哩!”婆婆感慨说,“记得刚来时,你只有我的耳门高,现在倒是我只有你的耳门高了。孩子,你已经长大成人了!”
“婆婆养育之恩,恩同再造,小孟姜没齿不忘!”
“你这孩子,身世可怜,一生孽缘太多!唉,时也命也。我这里还有一些奇门遁甲之术,也一并授与你吧,以后好作防身之用。”
当下,婆婆说了一些口诀符咒,再讲解一番运用禁忌之类,姑娘都一一记住了。
最后,那婆婆爱怜地摸摸她的手,柔声说:“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从不打听我的身世来历。我也懒得告诉你了,不是不愿让你知道,实在是因为连我自己也已经想不起那些烟消云散的过往尘事了!你我五年之缘已尽,如今,山下的劫难已经过去,这山上也没什么好留恋的了,你想走就走吧!”
姑娘急道:“好端端的您怎么说出如此话来!我几时又想过要走了?这天下虽宽,早已没有我的容身之地,又能往哪走呢?小孟姜当然是要在这里陪着您,和您一起过了!”
婆婆叹口气,又说:“傻孩子,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这深山老林,只是你的暂避之所。你本是尘世中人,仍需回到尘世中去!只是以后前程艰难,你又心高性傲,万事需用一个‘忍’字,该圆缓的时候要懂得转弯!还要告诉你,你身世颇为神秘,此生恐怕还有特殊重负,切记不要辜负了!”
姑娘心中诧异,不解地说:“婆婆,您说的这些话,小孟姜听不明白!您能说得具体一些么?”
说完不闻应答,却见婆婆已垂下眼皮一动不动了。姑娘吓得头皮一炸,忙探鼻息,发现婆婆已在说话间溘然而逝。
姑娘搂住婆婆痛哭一番,不得已将她葬了。又在草庵住了一段时间,到底耐不住山中寂寞,收拾了一个简陋的包裹,在婆婆坟前磕了几个头,便恓恓惶惶朝山下去了。
收拾包裹时,姑娘发现了婆婆遗下的一本发黄的书册。在傩戏班学戏时,姑娘也曾粗略识得几个字,但对着这书册,东翻西翻,左看右看,终于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只是不忍丢弃,便随手放进了包裹。
这姑娘,便是后来的杨仙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