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待霄草
【别名】月见草、夜来香、山芝麻。
【拉丁学名】Oenothera odorata Jacq.
【分类地位】柳叶菜科,月见草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主根发达,近木质;茎直立,被毛。基生叶丛生,具柄,茎生叶互生,具短柄或无柄,条状披针形,长10cm左右,宽1~1.5cm,两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具不整齐疏锯齿。花两性,单生于叶腋或枝顶,鲜黄色,无柄,夜间开放,有香气;萼筒延伸子房之上,裂片4,披针形,长约2cm,开花时常两片相连,反卷;花瓣4,近倒心形,长约3cm,顶端微凹缺;雄蕊8,等长;子房下位,柱头4裂。蒴果圆柱形略具4钝棱,长2~3cm,直径约0.5cm,被毛。花期4~10月。
【分布生境】原产南美洲,缙云山上有引种栽培,也有逸为野生者。重庆主城区有栽培。
【药用部分】根药用。
【采集期】9~10月挖根。
【药性功能】辛、微苦、微寒。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主治病症】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风湿疼痛,扁桃体炎。
【用量用法】6~15g,煎汤,内服。
【附方】:①治风热感冒:待霄草15g,桑叶12g,菊花12g,水煎服。(出自《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②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鲜(待霄草)根,鲜玄参,土牛膝各30g,水煎分多次服。(出自《湖南药物志》)
待霄草
425.黄花月见草
【别名】月见草。
【拉丁学名】Oenothera glazioviana Mich.(O. erythrosepala Borb)
【分类地位】柳叶菜科,月见草属。
【形态特征】二年生草本,高70~100cm;茎直立,被白色柔毛。基生叶丛生,具柄,茎生叶互生,具短柄或无柄;叶片条状披针形,长约10cm,宽1~1.5cm,两面被白色柔毛。边缘疏生细齿。花单生于枝条上端叶腋,密集成穗状,鲜黄色,无柄,夜间开放;萼筒延长于子房之上,裂片4,披针形,长约2cm,开时常两片相连,反卷;花瓣4,倒心形,长约5cm,顶端微凹;雄蕊8,等长;子房下位,柱头4裂。蒴果圆柱形,室背裂,长2~3cm。花期5~10月,果期8~12月。
【分布生境】栽培供观赏,原产南美洲。
【药用部分】根入药。
【采集期】秋季挖采。
【药性功能】甘、温。强筋壮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敛疮。
【主治病症】风湿肿痛,筋骨疼痛,感冒,喉炎,腮腺炎,湿疹,疮疡肿毒,小儿多动,痛经。
【用量用法】5~15g,水煎服,或制成胶丸,每次服1~2g,每日2~3次。
黄花月见草
426.假柳叶菜
【别名】丁香蓼、水丁香。
【拉丁学名】Ludwigia epilobiodes Maxim(L. prostrata Rooxb.)
【分类地位】柳叶菜科,丁香蓼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20~50cm。茎基部平卧或斜升,节上多须根,上部直立,多分枝,带紫红色,有纵棱,无毛或有疏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0.5~1.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或背面有毛。边缘全缘。花两性,单生叶腋,近无柄,基部有小苞片2枚,萼筒与子房合生,萼片4,卵状披针形,长2.5~3mm,外面疏生短柔毛;花瓣4,黄色,椭圆形;雄蕊4枚,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头状。蒴果柱状四棱形,长1.5~3cm,直或微弯,略带紫色;种子多数,小,淡褐色。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山园艺场等地,生田间耕地边湿润处。城口、巫溪、巫山、奉节、南川、万盛,重庆主城区等地,海拔1200m以下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夏秋采收。
【药性功能】辛、苦、凉。清热解毒,利湿祛痰,降火消肿,利尿通淋,化瘀止血。
【主治病症】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膀胱炎,白带,痔疮,目赤肿痛,尿血,便血。外用治痈疖疔疮,蛇虫咬伤,跌打损伤,刀伤。
【用量用法】15~30g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痢疾:鲜丁香蓼120g,水煎,加糖适量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急性喉炎:鲜丁香蓼60g,水煎后取汤分2份,1份调冰糖服,1份调醋含漱。(出自《福建药物志》)
③治水肿:(丁香蓼)全草30g,酌加水煎,加些冰糖,饭前服,日2次。(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假柳叶菜
(作者:江广渝 江宁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