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信息 > 正文

重庆荣昌:“扶贫羊”变“致富羊”

发布日期:2020-06-01 18:17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过两天,又有4头羊子可以出售了,按现在的行情来算,大概能值个6000多元钱。”5月19日上午,在荣昌区远觉镇蔡家坪村6社,建卡贫困户巫云华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他的羊圈一边高兴地说,现在他的羊圈里已经有37头山羊,准备留下27头自繁自养,其余的10头用于出售,预计仅这一项收入就能够超过一万元。

5月19日,巫云华正在给山羊喂食。(摄影:张成杰)

巫云华一家属于因病致贫。几年前,他和女儿相继生病,治疗费前前后后花了几十万元。“以前辛苦攒下来的的积蓄都用在看病上了,还欠下了几万元外债。”回想起几年前的情景,巫云华的神色黯淡,“当时觉得生活没什么指望了,看不到头那种感觉。”

巫云华家的情况,牵动着当地党委政府的心。2015年,远觉镇党委政府为巫云华送来了3头“扶贫羊”,并免费提供技术培训,鼓励他通过发展产业,改变贫困面貌。

改变,由此开始。

从来没养过山羊,养殖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办?巫云华告诉记者,是镇里举办的免费养殖培训班和专家上门服务,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2019年的一天,巫云华发现羊群中有两头羊突然不吃食物了,自己尝试了多种办法后,仍然无法解决,于是赶紧打电话给镇里的帮扶干部。“当天,帮扶干部就带着西南大学的专家来到家里,帮忙诊断,开药,最后解决了问题。”巫云华说,“除了养殖技术问题有专家帮忙,销售方面也有帮扶干部帮忙联系,让我越干越有信心。”

2016年,巫云华的3头山羊产下了2只小羊羔,他没舍得卖掉,选择继续繁殖饲养。“到了2017年,羊子就有10头了,当年卖了2头,收入了近2000元。”巫云华说,这是他养羊以来的第一笔收益。从那一年起,从留种繁殖,到售卖商品羊,巫云华的养殖之路实现了良性循环,养殖效益也不断增加。2019年,巫云华卖了8头羊,收入了近8000元。

巫云华养殖的山羊。(摄影:张成杰)

脱贫之路,除了政府帮扶,还得靠自身努力。

蔡家坪村近年来外出打工的人比较多,留下了一些撂荒地无人耕种。巫云华夫妻便把其他人不种的田土拿来自己种。“种了6亩地的稻谷,8亩地的玉米和红薯。这样不仅口粮充足,牲畜也不用买饲料了。”巫云华说,除了山羊,他还养了一头肉牛、一头母猪,另外还养了几十只鸡。这些,都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收获,总会伴随着汗水。夫妻俩每天早上都是4点左右就起床,一直要忙到晚上11点。“特别是每年收红苕的时候,经常通宵达旦地清理红苕上的泥土。”一旁的妻子罗世英插话道,“每天都有活干。虽然距荣昌城里的亲戚只有几十公里,但我们已经有五年没去串门了。”

“累?确实比较累,但更多的是信心。政府已经帮我把危房改造了,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女儿有了低保兜底,儿子也挣钱了,每年都会寄钱回来。”巫云华说,“人要有志气,不能只盯到政府的帮扶过日子。相信靠自己的双手奋斗,生活肯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5月19日,巫云华正在新修圈舍,为扩大养殖规模做准备。(摄影:张成杰)

说话间,巫云华已经又来到了羊圈旁,忙活了起来——他要趁着天气好,再增加两个圈舍。“现在的羊圈面积已经不够了,明年羊子要喂到50多头,后年计划是到80多头,得早做准备。”巫云华说。

圈舍旁,巫云华妻子罗世英的手机响了。“过几天镇里有免费的养殖技术培训?好的,我参加,我参加。”放下电话,罗世英说:“政府组织的这些培训,我是期期不落。毕竟,搞种养殖,更要讲科学。”

(作者: 张成杰  林苹)

(作者单位: 重庆市荣昌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