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命名50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和59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其中沙坪坝区正式获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命名。
作为“国”字号的命名,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自2019年起开评,每两年评选一批,旨在梯次推进、辐射带动,树立一批批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典范标杆,目前仅评选了2届。沙坪坝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依法行政、共治共享的法治政府建设的样本,先后获得“全国法治区县创建先进单位”“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等40余项国家级荣誉,最终成功获评。
法治护航营商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加速度”
2022年,沙坪坝区工业投资、全年R﹠D居中心城区第1,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四成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均持续增加,这是沙坪坝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结出的硕果。
法治政府的建设好不好,最重要、最直观的变现便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得好不好。
建设工程行政审批综合窗口。(资料图)
2022年9月,磁器口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在沙坪坝区建设工程行政审批综合窗口的“一口受理”“一站式”高效服务中,一个工作日就完成了竣工验收。他对此格外满意:“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就是在给我们企业节约成本。”
这仅是沙坪坝营商环境改变的一个缩影。自法治政府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沙坪坝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着力推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打造稳定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制度上,沙坪坝区在全市首创单设政务服务纪检监察组,开展“嵌入式”全程监督、“体验式”下沉监督、“跟进式”精准监督,对政务服务行为全方位评估;率先上线“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加快异常数据复核处置;率先开展“百名科所长评议”,有效激发干部担当尽责、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全区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在机制上,沙坪坝区建立领导干部走访服务企业机制,区领导带队走访、区级部门集中走访、镇街领导一线走访,实行“一病一方”“一企一策”。推进“百名干部驻企”工作,建立驻企服务员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法律服务团”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创设舒心办事机制,在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窗口,确保群众通过便捷渠道办成事。
沙坪坝通过对政务服务难点和堵点的不断疏通,先后打造了“一窗综办”“套餐式办理”“办不成事窗口”等一大批便民利企的行政服务品牌。行政审批时限压缩率至88.08%,居全市前列,成立全国首个“区块链+政务服务联盟”,核发全市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98.36%事项实现“网上办”,89.86%事项实现“零跑动”,91.6%的事项纳入“一窗综办”系统,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3小时。
深推基层法治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
2022年9月,家住覃家岗街道的刘某某年幼的孩子(6岁)在小区楼栋玩耍时受到惊吓,慌乱逃离中抱住来找寻孙子的陈某母亲(72岁)的大腿,致陈某母亲失足滚下楼梯。陈某母亲住院花费人民币10000余元,但刘某某拒绝赔付。眼见矛盾即将升级,“红岩市民综合调解站”的介入调解最终化解了纠纷。
在覃家岗街道,由区司法局牵头打造的“红岩市民综合调解站”整合了区法院、公安派出所、街道、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多方资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引导分流化解辖区内矛盾纠纷诉求,全覆盖为辖区群众提供“多调合一”的一站式调解服务。在这里,居民矛盾化解在事件开始之初,即解决了矛盾,也增进了邻里了解。
和顺茶馆。(资料图)
而位于沙坪坝区回龙坝镇的“和顺茶馆”,名为“茶馆”,是因为这里的生活很市井,也很真实。而实际上充满乡里乡气的“茶馆”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开展着基层法治工作。这里融合了司法、综治、妇联、文化、卫生计生等10多个部门的工作,它们被巧妙地表现为“十八道茶点”,过去群众遇到难题、诉求需要跑多个部门,现在只需要进和顺茶馆就行了。反过来,职能部门开展活动也不需要再上街边巷尾搭台子、发传单,上茶馆就行了。
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这是沙坪坝区持续深化实践“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目标之一,“红岩市民综合调解站”“和顺茶馆”等一批治理品牌正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目前,沙坪坝集成发挥政治引领、综治能动、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作用,实现基层治理一张网。聚力打造了“和美乡村、和美新城、和美家园”等基层治理示范带,推进“和顺茶馆”治理品牌全域覆盖,建成“和顺茶馆”乡村版、景区版、城市版等各类茶馆22家,基层社会治理由点及面,成为全区居民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首选,也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良方。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提升群众满意度
日前,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文旅委、磁器口街道等单位,在磁器口古镇和美大院设立的旅游巡回法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送法进景区 助推旅游发展”为主题的普法宣讲活动,针对常见旅游纠纷以案说法、现场答疑。
公共法律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沙坪坝区坚持将法律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深化“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动调解工作机制,率先开展人民调解进派出所、进公租房、进安置区、进法庭“四进”全覆盖工作,建成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调解室25个,在区法院设立“速调速裁对接中心”。同时,铺设及时高效解决纠纷的“快速通道”,创新打造融专职调解员、民警、驻街道法官、律师、公证员、村(社区)兼职调解员“六员合一”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快捷的公共法律服务。
与此同时,“数字法治”体系的建立,更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安全感。目前,沙坪坝区统筹数字城管系统和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资源,建设智慧化城市管理执法监管平台、智慧食品安全监管服务平台、沙坪坝区水环境管理平台等。建造沙坪坝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综合治理一网统管、城市安全运行一屏通览,城市指挥调度一键联动,在数字化的助力下,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城市服务和体验。
不仅能享受专业、快捷的公共服务。在沙坪坝,居民更能参与立法,将基层的心声烙印在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中。
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作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示范联系单位,目前已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23部全国和地方性法律法规草案意见征询任务,收集意见建议1036条,整理上报634条,被采纳59条。
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最早的一批“基层立法信息采集员”,周耿亲身参与其中,他切身感受到参与立法,对于普通居民的意义。“我们关心、我们讨论,我们的意见也能被采纳,这些法律法规是我们愿意见到的,肯定是我们愿意遵守的,甚至可以叫做‘人民的法律’。”
从享受法律服务,到参与法律制定,沙坪坝区群众的获得感满满。群众感受和实在的成效也给予了沙坪坝区法治政府建设最真实的肯定。接下来,沙坪坝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有效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记者 裴梓臣)